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多款饮品都推出了“大容量”包装。记者注意到,相对于普通包装、迷你包装,大包装饮品明显更优惠。以某款瓶装茶饮的价格为例,迷你装每100ml的价格要比大包装贵出15%左右。夏季饮料需求更大的时候,消费者购买大瓶装明显更划算。分析人士表示,“此前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群体开始热衷于囤货,饮料厂家也敏锐地嗅到了这一市场改变,推出大包装产品也就在情理之中。”(中新社)
大包装饮品早已有之,只不过长期局限于几个有限的品类,比如说碳酸汽水、果汁等。其消费场景,也很狭窄,主要就是家庭聚会、餐馆聚餐等。整体来说,“大瓶饮料”以往并不是太受待见,其原因也是显而易见,比如说“喝不完,影响口感”“不易保存,怕变质”。而时至今日,供需两端的种种迹象表明,大瓶装饮料大有“迎风起飞”之势。这一新变化,既是特定消费心态、消费习惯的投射,也给饮品行业带来了新的课题。
大瓶装饮料的走红,一个最基本的大背景是,饮料的品类剧增和深度的细分。从过去汽水、果汁、乳酸饮料等少数几个大类,到如今衍生出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庞杂饮品谱系。这套行业赛马机制下,总有能脱颖而出者。这种“脱颖而出”,既可能是某一“单品”的胜出,也可能是一种“方式方法”的成功。近年来,不断有网红爆款饮品红极一时,这就属于前者;而“大包装”的流行,就属于后一种情况——总有些饮料被证明更适合推出大包装,这引发了全行业的跟风效仿。
所谓消费,不仅有购物的功能性指向,更内含着一种价值意趣的不可名状。此前,受“萌经济”影响,食品饮料界一度刮起小包装风,两三百毫升的饮料新品扎堆上市。可可爱爱,浅尝辄止,喝着满口的糖分,也能打住“负罪感”。而最近,网络流行的话语则是为之一变,诸如“不是小瓶买不起,而是大瓶更有性价比”之类的,把精打细算拿到台面上。其倒未必是真计算了每100ml的单位售价,反正就是“很大很踏实”“喝很久就很赚”,一种虚渺的获得感。
有人抱着一大瓶“无糖茶”当水替,据说刚好适合一天的水分摄入量,妥妥帖帖的适合;有人把大瓶风味饮料塞进冰箱,时不时倒在玻璃杯里喝上一口,夏天里看着杯外的冷凝水珠,就很解压。热衷大瓶饮料,远不是精打细算所能解释,其中总有些莫名其妙的情绪若隐若现,毕竟消费说到底还是让自己开心,而开心的方式,则是各不相同。(蒋璟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