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首都内比都郊外的得尼安村,一片长势喜人的水稻田显得有些特别:稻田里不仅有农人卷起裤脚下田捉鱼,两侧的田埂上还种着香蕉树、西红柿、辣椒等经济作物。这片稻田是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建立的“缅甸标准化稻田养鱼技术示范项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渔业技术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注脚。
“从前,我们采用撒播方式种稻,杂草秧苗并存,产量极低,我不得不干点副业来增加家庭收入。自从中国专家到来后,我按照他们的指导挖沟挖渠、平整田埂,在沟渠里养鱼,在田埂上种经济作物。2英亩的稻田当年就增产超60%,大规格鱼种产量超260公斤,总收入增加43万多缅元。”农户杜瑟告诉记者,如今他的稻田养鱼面积已扩充到4.3英亩,收益大大增加,“衷心感谢中国的朋友们”。
作为一种循环经济型的生态农业,缅甸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对稻田养鱼进行示范。2003年,缅甸实施的试点计划覆盖了2200公顷稻田,放养了275万尾幼鱼。然而,由于稻田养鱼设施不完善、技术能力不足、主养品种选择不合理等问题,缅甸稻田养鱼发展速度缓慢,远远没有达到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
“缅甸内陆水资源丰富,稻田养鱼产业潜力相当大。在农业农村部支持下,自2015年开始,我中心派遣稻渔专家赴缅对当地水产苗种供应、饲料生产、稻鱼生产潜力、水产品市场需求、农民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推广‘一茬鱼,两茬稻’养殖模式,重点解决优质苗种供应和农户养殖管理水平问题,提升农户生产效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员说。
位于仰光水源充足的13英里达贡村,农户吴觉温盛将原先4英亩的稻田进行改造,以不投饵的方式进行养殖,如今其稻田面积扩展到6.5英亩,实现每年30万缅元的增收。
稻田养鱼不需额外占用耕地就可以生产水产品,大大丰富了当地百姓的“菜篮子”。“缅甸捕捞业实行配额制,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于满足缅甸巨大的水产品消费尤为重要。”缅甸农牧灌溉部渔业局官员敏凯说,缅甸水稻单产每英亩仅约1800公斤,收益较低,标准化稻田养鱼增加了养殖户经济收入,吸引更多人从事稻鱼生产,更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动物蛋白。此外,稻渔综合种养还可使稻田少施化肥、农药,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是稻田养鱼起源地,已经积累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作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深度合作的组织机构,淡水中心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为共建国家培养高级水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了实现针对性培养,研究中心开设技术班、研修班和部级班3类项目。技术班重点传播实用技术,研修班主要探讨渔业产业发展重要理念,部级班主要对渔业政策规划等进行研讨。在商务部支持下,中心已经为缅甸培训610多名渔业技术和管理官员,他们中很多人成为缅甸相关部门及地方农渔业技术推广发展的骨干力量。”徐跑说。
在敏凯看来,在渔业领域缅甸中国具有极强的互补优势,应积极推进水产养殖领域的合作。“缅甸宜渔稻田资源丰富,水热条件优越,水产品市场需求高且政府重视,而中国是渔业第一大国,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产业链价值链相对完善。希望今后能够强化技术人才培训、鱼类育种、水产种质提升、渔业资源养护及养殖技术领域的合作,有更多中国企业到缅甸投资渔业。”(林杉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