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苏州鲥鱼“游”上泸州餐桌

2023-07-26 15:02来源:泸州日报编辑:王艳丽

7月20日,记者从江阳鲥鱼推介会暨2023年鲥鱼烹饪比赛上获悉,鲥鱼在泸州人工养殖试点成功。

从一尾鱼苗到鲜美佳肴、从一个想法到产业落地、从一个土鱼塘到年收入逾百万元的合作社,千里之外的苏州鲥鱼是如何“游”到泸州的?

健全一个乡村振兴产业链

江阳区方山风景区脚下,青山绿水间,有一片波光粼粼的鱼塘,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在阳光反射下,鱼鳞银光点点。鱼塘主人朱月华说,这些鱼儿就是“长江三鲜”之一的鲥鱼。这是泸州市首次在鱼塘内成功养殖鲥鱼。

鲥鱼、刀鱼、河豚被称为“长江三鲜”,鲥鱼居首。鲥鱼又名三黎鱼、惜鳞鱼等。20世纪80年代起,鲥鱼种群数量就处于濒危状态,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0年开始,泸州市、江阳区科协开始尝试引进鲥鱼,但因各种原因未能成功。

2022年6月,江阳区科协再次从苏州鱼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6400尾鲥鱼苗。经过多次选址,决定在丹林镇山农水寨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投放。一年过去,这批鱼苗长势喜人,成活率达到95%以上。

7月23日,记者在该养殖基地看到,鱼塘中间的设备在不停供氧,另一边的水管则缓缓灌入凉水,鱼塘上方放置有成片的遮阳薄膜。朱月华解释,保持温度恒定,水里的微生物才能存活,这是鲥鱼生长的关键要素。

工人装满一盆鱼饲料抛洒进鱼塘,转瞬间,银色鲥鱼浮出水面抢食,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它们跳得越欢快,说明长势越好……”朱月华说,目前合作社的产、供、销完整产业链已经搭建到位,基地仅销售鲥鱼一项就有望突破100万元的年产值。

打造一个生态渔业品牌

张爱玲曾说:“人生三大恨事:一是鲥鱼多刺、二是海棠无香、三是红楼未完。”鲥鱼的美味可见一斑。

为何鲥鱼养殖在丹林镇能获得突破性进展?江阳区科协主席王庆晖认为:丹林镇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给鲥鱼生长提供了众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基地四周都是泥土和水草,其中蕴含的矿物质、微生物等,为鲥鱼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朱月华说,鲥鱼养殖并非易事。鲥鱼长势慢,其鳃组织面积小,需不停快速游动获得溶氧,一旦出水就会快速死亡。此外,鲥鱼还容易对一般鱼类不受影响的高频超声波产生应激反应,所以对养殖环境和水质的要求极高。这些生物特性决定了鲥鱼养殖具有高门槛、高难度、高风险特征。

在投放鱼苗之前,江阳区科协相关负责人和朱月华一起前往各地进行了考察。经过充分准备后,首批6400尾鲥鱼苗于2022年6月正式放入鱼塘。刚开始,鱼苗长势无法达标,朱月华十分担忧。通过江阳区科协的帮助,朱月华与远在苏州、有“鲥鱼之父”之称的刘青华博士取得了联系。经过刘青华指导,鱼苗养殖逐渐步入正轨。

据悉,鲥鱼一般每条重1斤以上就可以开始售卖,个头越大价格越高。出水后必须立刻用冰块包裹,才能锁住其鲜美的口感。而鲥鱼的鲜,大部分原因在于鱼鳞的完整度,打捞上来时,工人会对每一条鲥鱼进行检查。“如果鱼鳞受损严重,就会影响口感,我们要保证将每一条鲥鱼完整地送到市民餐桌上。”朱月华说。江阳区科协工作人员肖霞介绍,鲥鱼养殖在江阳区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填补了长江禁渔期高品质鱼类养殖的空白,丰富了泸州水产品品种,也为下一步泸州引进名优鱼类提供了先进经验,将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户收入水平,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此外,江阳区还将围绕鲥鱼建立国家级研究机构,发挥鲥鱼在医美、医药物提取方面的价值,让鲥鱼产业为泸州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