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规格大 口味甜 膏满黄肥 大闸蟹“江海21”又迎丰收年

2022-11-24 10:48来源:农民日报编辑:郑添元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个头饱满、香味醇厚的大闸蟹引诱着食客的味蕾。

在上海松江、崇明、浦东等地的“江海21”大闸蟹养殖基地,只见一只只螃蟹或在水草间嬉戏,或到处“横行霸道”觅食。如今,规格大、口味甜、膏满黄肥的“江海21”已经成为上海本地河蟹的佼佼者。

好种质决定好味道

大闸蟹,其学名为中华绒螯蟹,“江海21”作为中华绒螯蟹的新品种,近年来广受消费者喜爱,还被打造成上海人的“心头爱”——黄浦江大闸蟹品牌。那么这“江海21”好在哪里呢?

上了点年纪的上海市民对20世纪七十年代“青背、白脐、金爪、黄毛”的黄浦江大闸蟹的美味记忆犹新。而作为大闸蟹中的“高富帅”——“江海21”进一步提纯了长江流域大闸蟹最优质品种的优势,外形更加美观,体形更加健壮,背甲淡青有光泽,腹部银白,绒毛金黄。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它健壮有力的“大长腿”,其第二步足长节末端能达到或超过第一侧齿尖端,爬行起来双螯腾空,威风凛凛,也因此与市面上的其他大闸蟹相比,重量更重。除了外形的美观,“江海21”吃起来也是别具风味,出肉率高,咬一口黄满膏肥,鲜美之中带有一丝微微的甜,满足食客味蕾。

对于养殖端来讲,“江海21”的优势还在于其生命力更强,在水域中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更易长成大蟹,规格一般要大于普通的螃蟹。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普通中华绒螯蟹相比,16月龄蟹生长速度提高17%以上。

性状如此优良的“江海21”选育过程十分漫长,是由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团队历时10余年,经过7代以上的科学选育才培养出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16年,原农业部发出全国推广公告,“江海21”成为水产新品种。目前国家认定的中华绒螯蟹良种只有5个,“江海21”就是其中之一。

国家级绒螯蟹良种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源头性水产资源和育种技术革新的代表,决定着河蟹养殖的质量和养殖户经济效益。如今,“江海21”品种已累计在全国16个省(区、市)养殖,年养殖面积约30万亩。

同时,随着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第三轮工作的深度推进,上海市今年河蟹产业的“江海21”良种覆盖率在蟹种阶段达到15%左右,全市在成蟹阶段的覆盖率达70%以上。

在今年丰收节当天,以养殖母蟹为主的湖南大通湖区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螃蟹已完成第五次蜕壳,每只母蟹的平均规格为185克,每只公蟹的平均规格为242克。

“松江模式”养好“江海21”

10余年的养殖经验中,松江区已形成了基于“江海21”品种的大规格生态养殖的“松江模式”。

所谓“松江模式”,是以净化河蟹养殖水体的水草精准管理技术为核心,通过“种、管、控、用”管理水草,形成“光促草、草净水、蟹控草”的良性循环,为河蟹生长营造优质生态环境,并采用良种当家、配养鱼虾、测水调控、营养优化和生态防病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构筑和谐生态系统,保障生产平稳有序。

今年,上海超过35℃的高温天气有50余天。对于养殖户来讲,如此高温、干旱的气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松江区石湖荡镇的上海金泖水产专业合作社是“松江模式”养殖示范点,夏季的高温天气却几乎没有影响到今年的产量。

走进该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只见池塘水清见底,覆盖着面积达90%以上的地毯式的伊乐藻,和面积60%左右茂盛的轮叶黑藻,仔细观察,在水草的掩映下,不时能看到乘凉的螃蟹。

“一般来说,高温环境下,螃蟹活力不足,胃口差,会影响蜕壳。池塘里的溶氧饱和度下降,导致水体缺氧。”有着30多年养殖经验的合作社总经理王惠良说,水草既吸收水体的氮磷、净化水质,又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河蟹呼吸的水中溶氧,还为河蟹的生长蜕壳构筑立体楼房。同时,池塘既有底部的微孔增氧机的爆气增氧,又有水车式增氧机的不停转动,推动着水体的流转,确保水体溶氧4mg/L以上,促进河蟹的生长与蜕壳。

“当下,超过80%的河蟹已完成4次蜕壳,雄蟹平均体重145克,雌蟹平均体重110克。”王惠良说,正是采用“松江模式”,才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绿色养殖效益高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松江区昆秀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潘雷明掐指算了算,虽然离大闸蟹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但公司的预售卡销售已逾百万元。

“按照去年的行情,今年的收益应该会再创新高。”潘雷明养螃蟹已有11年。上海大闸蟹从良种覆盖度、技术集成度、市场欢迎度等方面都处于全国最前列,得益于此,昆泖松江黄浦江大闸蟹无论从品质、规格、售价等都可以与“阳澄湖”大闸蟹比肩。每年到了成蟹销售季节,慕名而来的消费者往往因没有预定而空手而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再是吃得饱,更要吃得好,“绿色”“有机”“生态”等字眼成了消费者看重的选购理由。在王成辉的心里,“江海21”中华绒螯蟹是绿色养殖的“探路者”,既要保证舌尖上的美味,又要守卫住舌尖上的安全。

“不要投鱼药,要利用生态的自我净化,采用体系饲料研发配方,结合农家传统饲料。”每每去到塘边,王成辉总悉心叮嘱养殖户。“环境优美、过程清洁、产品绿色”也是王成辉常常挂在嘴边的绿色养殖的十二字标准。

近年来,上海市着重“黄浦江大闸蟹”的品牌建设,借助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平台,先后在上海鱼跃、上海昆秀、上海金泖等10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了标准的“黄浦江大闸蟹”养殖基地。同时,当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远销到日本、韩国等市场,反响热烈。

“‘江海21’的养殖带动产业发展,提供工作岗位,把大家的‘钱袋子’都撑得鼓鼓的。”潘雷明说。(王春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