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江流域禁捕工作开展以来,随州市农业(渔政)、市场、公安、交通等部门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同步建设保护区水上执法船、陆上执法车、空中无人机、天网摄像头、群众供线索的“水陆空网线”五位一体新监管模式,对各类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切实巩固禁捕退捕质效。
天网工程织密禁捕防御网。十年禁渔,科学支撑。为充分发挥高科技在禁渔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随州市投入近200万元,在四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可视化监控摄像头16个,借助雷达监测、视频监控、激光补光及红外技术、无人机等设备的配合运用,破解了渔政执法面临的水域面积大、异常天气多、防护人手相对不足等难题,实现禁渔水域24小时远程监控。
网格体系筑牢禁捕坚实屏障。随州市充分依托现有河长制管理体系和监管力量,以县为单位,出台禁捕水域“岸线长”责任制网格化管理方案,并在保护区周边树立网格化管理牌公示牌15块,公示各乡镇、村监管水域范围、镇(村)“岸线长”主要负责人及监督举报电话。各“岸线长”动员群众参与禁渔工作,开展禁渔宣传、巡河巡库、核实举报信息等日常工作,筑牢了禁捕水域坚实屏障。
护渔员坚守禁捕“最后一公里”。随州市在四个保护区设立禁捕监管分站,由渔政执法人员24小时值守。同时聘请12名高素质的护渔员,配齐执法装备、抓好岗位培训,全方位加强护渔队伍管理,切实解决禁渔令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融合、专兼职协同的禁渔工作新格局。
联合执法巩固禁捕退捕成效。随州市紧盯“捕运销”全环节,加大串并案力度,严厉打击团伙化、职业化、网络化涉渔违法犯罪,发现一起,从重从快处置一起。各地渔政执法人员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配合,对各类非法捕捞、售卖、食用保护区水产品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实现从“水面”到“餐桌”的全链条、闭环式监管体系。(杨金林 高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