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眼下正是微山湖大闸蟹尝鲜季,中国河蟹之乡——微山县高楼乡永胜南村的蟹农们进入了一年当中最忙碌的季节,蟹农们凌晨3点抓蟹,在就近的收购点交易,忙活两个半小时,能捕300多斤蟹子,少说也得卖1万块。今年的精品螃蟹,不光尺寸上分六个等级,在卖相上也很讲究,四两多的蟹子,能卖到一百多元一斤。微山的蟹农们可真是忙中带乐。
螃蟹吃得好住得好
蟹农喜获丰收
9月22日凌晨3点,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永胜南村的蟹农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洗漱完毕,戴上头灯,拿起大桶,骑上电动三轮车,蟹农杜元柱朝自家的蟹塘赶去。每年这个时候,早起捕蟹是杜元柱的常规动作。
靠水吃水。56岁的杜元柱承包了40亩水塘养殖大闸蟹,到现在已有30多个年头,是十里八乡养蟹的“老把式”。提起网箱,一个个肥硕的大闸蟹浮出水面。看着眼前的一幕,喜悦的笑容浮现在杜元柱的脸庞。“我们采取的是有机养殖,要保证螃蟹住得宽敞、减少放养数量,以前每亩塘投放1200至1700只蟹苗,现在只投放1000只;要保证螃蟹吃得好,以前大闸蟹主要喂土豆、玉米、红薯等,今年我们增加了野生小杂鱼和全熟化蟹料。加上科学的管理,这样养出来的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蟹沉压手,黄满膏肥,吃起来上口。”杜元柱说,要养出高品质的蟹子,肯投入是不可或缺的,“吃得好住得好,蟹子才能长得壮。”
早晨5点半,杜元柱就忙活完了,总共捕了300多斤蟹子。顾不上休息,他开着电动车直奔村东头的收购点,那里是村里大闸蟹交易的中转点。“按现在的行情,少说也得卖1万块。”一路上,杜元柱盘算着,此时,天刚蒙蒙亮。
既讲卖相又分等级
大个的一斤能卖上百元
分拣、称重、装兜,永胜南村村东的一处大闸蟹收购点,一派忙碌景象,空地上已经堆满了等待发货的大闸蟹。收购点负责人历恩付一边招呼着送货的养殖户,一边协调着装车发货,忙得不亦乐乎。
“进入农历八月初一就开始忙了。”历恩付告诉记者,除了收购点的生意,自己还养了800亩大闸蟹,每天一大早也要去自家蟹塘捕蟹。忙完之后,就要马不停蹄来招呼收购点的生意。“现在一天能销一万多斤,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量还会更大,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无锡等城市。”
“2两半的公蟹26元/斤,母蟹33元/斤,去年同期最低也能卖到40元。”历恩付说,价格比去年偏低是因为今年闰二月,中秋节比去年晚了一个月,现在又正是大闸蟹成熟集中上市的日子。
历恩付说,以往卖蟹子时都是一股脑儿卖,如今增强了精品意识,大闸蟹不光尺寸上分六个等级,在卖相上也很讲究,“像这种青壳、白板、黄毛、蟹脚完整、体重达到四两多的蟹子,能卖到一百多元一斤。”
生态养殖尝到甜头
幸福路上更有奔头
一泓碧水育生态好物。水域面积达1266平方公里的微山湖,其优良的水质环境和丰富的饵料资源,为微山湖大闸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让湖边上的永胜南村吃上了生态饭。永胜南村在致富的路上,也守护着这一泓碧水。
“养殖尾水经排水管网进入沉淀池,通过水生植物和毛刷区进行初级过滤沉淀,经第一道过滤坝过滤后进入曝气池。养殖尾水进入曝气池后,在两台大功率罗茨鼓风机的作用下充分曝气,曝气后的尾水进入生态净化池,经多种水生植物和滤食性鱼类净化后,再通过第二道过滤坝过滤净化处理后回用。”永胜南村党支部书记李萌说,得益于近年来微山县实施的池塘生态化改造,村里近2万亩蟹塘根据“外封闭、内循环、不外排”的改造目标,建设了泵站和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每个池塘都配备独立的进水口、排水口,通过尾水净化系统,实行“三池两坝”养殖尾水治理模式,严禁养殖水直排入湖。
“养殖技术也非常重要,县里的大闸蟹联盟和县渔业服务中心就是我们的‘110’,遇到什么养殖问题,一个电话就来了。”说起带领群众致富,李萌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如今,微山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举行微山湖大闸蟹文化节,与京东、盒马鲜生等平台合作,全县的大闸蟹产业发展壮大起来,永胜南村的老百姓尝到养殖增收的甜头,幸福路上更有了奔头。”
微山县南四湖综合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胡广勤介绍,今年全县微山湖大闸蟹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左右,预计全县微山湖大闸蟹的产值突破20亿元,平均亩效益6000元左右,有力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李从伟 丁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