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藏粮于技,基础在人

2024-04-08 14:09来源:光明日报编辑:许圣

在山东莱西某智慧农业产业园,这里的番茄植株宛如“参天大树”,最高竟有11米。据介绍,当室内温度升到25摄氏度,顶部幕布就会合拢,以维持最佳温度;当传感器检测到光照强度达5万勒克斯时,温室便会自动触发滴水灌溉系统,降低种植基质的温度……凭借智能加持,16万株“数字化”番茄植株挂满了色泽相似、大小均一的果实;番茄每平方米年产量最高可达80公斤,是传统温室的6~8倍;温室平均每亩用工不到0.3人,只有传统大棚种植用工的1/5。

传统农业中显现出的新质生产力,甫一出场就风华正茂、令人惊叹。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离不开新质生产力支撑。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通过科技创新、要素优化、产业升级等手段形成更高效、更环保、更可持续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增强粮食稳产保供能力、强化农业科技装备、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产业韧性、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农业领域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助推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引擎。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加大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业强国建设,要在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上下功夫,在数字赋能、资本赋能上见行动。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础研究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与重大科技突破互为表里,应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研究支撑,聚力关键技术攻关,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插上科技创新“翅膀”。比如,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农业科技基础研究的关键。近年来,立足优质种业资源和地理条件优势,吉林长春公主岭市积极推进玉米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坐落于当地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在玉米研究、玉米新品种选育上实现突破,审定新品种70个(次),成为东北地区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品种。正是通过聚集育种制种力量、培育发展现代种业,公主岭市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了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链、玉米饲料产业链和鲜食玉米产业链,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实践证明,谁敢于探索基础研究领域的“无人区”,以支撑国家重大需求和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为导向,结合未来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用心“选种”,深耕能够推动农业科技领域颠覆性的关键研究,谁就能抢占农业基础研究制高点,为应用研究的重大突破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并在实践上取得领先。

农业领域加大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紧跟全球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推动数字农业产业化升级,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发展“数字农业”。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设计、控制,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先进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全系统、全角度、全链条改造。聚焦农业数字化标准体系的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主体的技术培训和数字治理能力的提升等,着力推动基于数字技术的农业生产流程再造,不断拓展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创新农业产品及服务的消费场景。

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市场的支持。下一步,还须加快完善促进农业发展金融体系,做好全面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供给。加快健全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覆盖农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壮大农业技术、专利等成果风险投资市场,促进一批革命性、颠覆性农业技术领域初创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银行在支持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鼓励银行机构积极开发创新农业信贷产品。加大农业科技专项贷款和产业发展专项贷款支持力度,提升银行在农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中的参与度。进一步完善农业担保体系建设,提升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对农业企业科创贷款的担保力度,为科技创新农业贷款担保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要做到这些,必须着力人才培养,加快培育农业创新型人才。坚持农业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高校要锚定农业领域重大发展需求,打造体系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塑造具有扎实学科基础、原始创新能力、应用转化能力的高层次农林人才。要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与生态链耦合提升需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下好学科体系布局“先手棋”,深化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接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技能的要求,重构专业能力体系,提升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徐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