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丰收时节粮满仓。眼下,大田玉米进入收获期,广袤的田野里,遍地黄澄澄的玉米簇拥成金色的海洋,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连日来,铁岭县蔡牛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忙碌的秋收工作。成片的农田里,8台大型机械纵横驰骋,伴随着阵阵轰鸣,一排排玉米秸秆瞬间倒下,经过收割、摘穗、剥皮、秸秆粉碎等多项作业,一个个色泽金黄的玉米棒倾吐而出,很快就装满运粮车。全程机械化作业一气呵成,农业现代化场景里说不尽丰收的喜悦。
“今年又是好年景,妥妥的丰收年。看这大玉米棒,颗粒饱满,合作社万亩保护性耕作农田预计可实现亩亩‘吨粮田’,这说明咱们保护性耕作效果明显。”看着遍地金黄的玉米,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高兴地说,这些年,张庄合作社重点实施保护性耕作,坚持“条带种植模式”,并进行种植带和休闲带轮耕,既让休闲带里的秸秆充分腐殖,又保证种植带高密度播种情况下通风透光,黑土地地力得到显著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普通地块高出2%左右。同时在市、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运用北斗导航技术实现了无人驾驶农机播种,搭建起5G农业园区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字赋能,进一步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合作社种植面积22600亩,预计玉米亩产可超过1800斤,大豆亩产能达到300斤。
“10月3日合作社开始大面积采收,如果天气一直晴好,预计25号完成玉米收割,随后马上实施保护性耕作秋季整地,进行灭茬归行、秸秆还田,抢抓上冻前作业时间,确保来年春一次性播种保全苗。”看着收获后的农田,赵玉国不禁感慨:沃野有良田、春播有良种、作业有良机、种地有良法,综合运用智慧农业,藏粮于技,才是粮食的丰收密码。
步入张庄合作社大院,只见一辆又一辆运粮车从地里驶回,直奔后院,经过称重、脱粒、烘干,“金豆子”般的玉米粒被装进铁路集装箱,排队称重后开往大青站台。望着装满玉米的运粮车来回穿梭,赵玉国说,秋收之后,合作社的两座玉米烘干塔同时点火,地里新鲜采收的玉米源源不断地运进后院,烘干后通过铁路运输发往福建,每年都有超过20万吨的玉米通过合作社卖到南方市场。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金秋十月,铁岭县各地都开启了秋收模式。作为农业大县、产粮大县,铁岭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打造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张庄模式”,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创新高,全县仓廪丰实底气足,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生产的源头。铁岭县以实施种业振兴为发端,积极引导辖区合作社、种粮大户与科研院所“攀亲结缘”,组织农业专家引导农民采用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仅张庄合作社就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等10余家“农”字头科研院所合作,建起千亩试验田,试种几十个玉米新品种,每年都会筛选出五六个高产且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推荐给农民。
“好粮”来自良田、良种,也得益于良法、良技。今年,铁岭县承担玉米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项目,实施玉米绿色高质高效模式,共建立攻关试验区1个、核心示范区20个、辐射带动区20个,“三区”总面积17亩左右。落实了包括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内的三套种植技术模式,努力实现单个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80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区单产比上年提高5%以上。同时,前三季度开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培训班17个,召开5次现场会,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铁岭县主推种植技术、农机驾驶操作规范、安全作业注意事项、机收减损、检修保养、法律法规、农机监理惠农政策等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培训,为全县高质高效完成“三秋”机收作业、确保粮食颗粒归仓提供坚实保障。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广袤肥沃的黑土地上,丰收的喜悦,一浪高过一浪。今年,铁岭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共有115.58万亩,其中玉米种植91.53万亩,预计粮食产量12.74亿斤。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