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西陵寺镇后赵村,种粮大户王国启一大早便来到地里查看所种的大豆、玉米长势情况。“前几天发现大豆田里出现烂叶现象,咨询农技专家后得知是生了病害,就紧急按专家的指导打了一遍药,现在大豆、玉米的长势都明显好了,这一季要争取有个好收成。”王国启种植的800多亩秋作物全部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看着田间农作物的长势,他笑着说。
当前,河南省各地玉米、大豆、花生等秋作物陆续进入开花结实期。据专家会商研判,受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秋作物病虫害也即将进入发生危害盛期,呈多发、叠发、局部重发态势,尤其是三代玉米螟、四代棉铃虫、甜菜夜蛾,玉米南方锈病、花生叶斑病、花生白绢病、大豆根腐病等发生风险高,对秋作物丰产丰收带来严重威胁。
为打牢秋季粮油丰收基础,做好秋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地根据病虫发生情况,提早制定重大病虫应急预案,完善病虫害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协调应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实现控害增产与减药增效的统一;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骨干作用、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做到应防尽防、应治尽治。
“受近日高温高湿天气影响,部分田块病虫草害呈多发态势。”睢县农技推广站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王中玉介绍,全县第一时间启动了农技专家支农活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苗情、墒情、虫情调查,因地制宜,分类制定玉米、大豆、花生等秋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精准精细做好病虫害防控,助力夺取秋粮丰收。
玉米是河南省秋粮的大头。对此,专家指出,玉米灌浆中后期,要重点开展“一喷多促”,通过混合喷施叶面肥、抗逆剂、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等,促稳健生长、灌浆成熟、单产提高。全省55个规模粮油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县、20个整建制单产提升创建县,要用好支持政策和补助资金,组织开展统一喷防作业。玉米密植滴灌高产示范区,可结合病虫防治,在抽雄前、花后15天实施两次“一喷多促”,精准调控喷防创高产。
据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立足于扩大豆,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今年河南复合种植面积已增加到150万亩。“为了方便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收割,我们采取了4行玉米、4行大豆的种植模式,玉米和大豆的行距与收割机割幅相符。”民权县花园乡刘庄村种粮大户韩世权说,改变以往60厘米宽等行距的种植模式,采用宽窄行,即两边两个窄行40厘米,中间宽行80厘米,增加通风透光性,以此来提高玉米单产。
今年河南省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夏粮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后,为保证全年粮食产量稳定,秋粮单产提升至关重要。为此,河南省开展粮食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支持15个玉米县、5个大豆县整建制开展高产创建,打造一批试验区、高产区、示范区,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力争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为努力实现“以秋补夏”,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还启动秋粮增产夺丰收行动,派出10个厅领导分片包市工作组和18个秋粮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持续加强对分包地区田间管理和病虫防控工作的调研和技术指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调研指导机制,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当前,全县110多万亩秋作物虽然长势较好,但还要做好几点: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控,选用对路的药剂进行综合用药,起到一喷多防的效果;二要加强肥水的管理,一定要根据土壤的墒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到旱了浇、涝能排;三要做好科学化控,对于花生和大豆要根据大田长势,选择对路控旺剂进行科学化控,预防旺长和倒伏。”在睢县各乡镇连日指导农业生产的王中玉提醒。(张培奇 范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