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李馨)“《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适用于满6月龄至2周岁的婴幼儿,7~24月龄婴幼儿处于生命早期1000天健康机遇窗口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婴幼儿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新华医院主任医师盛晓阳介绍,《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制订了六条婴幼儿喂养指导准则,包括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期必须添加辅食;重视动物性食物添加;尽量少加糖、盐,油脂适当,保持食物原味;提倡回应式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准则一是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期必须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婴儿满6月龄后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从满6月龄起逐步引入各种食物,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健康。首先添加肉泥、肝泥,强化铁的婴儿谷分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有特殊需要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
准则二是及时引入多样化食物,重视动物性食物的添加。婴儿添加辅食时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从一种到多种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不盲目回避易过敏食物,比如鸡蛋、小麦、鱼、坚果等等。研究证实,一岁内适时引入各种食物达到食物多样化,才能帮助婴儿达到营养均衡,也能减少食物过敏风险。辅食添加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颗粒状、半固体、固体食物,辅食频次和进食量也应逐渐增加。
准则三是尽量少加糖、盐、油脂适当,保持食物原味。婴幼儿辅食应该单独制作,尽量保持食物原味,让婴儿体验天然食物多样化口味,尽量少加糖、盐以及各种调味品,不同于成人,婴幼儿需要适量的油脂提供生长所需能量,满一岁后婴儿可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过量钠的收入不利于婴儿健康,如果从小习惯于咸味会越来越偏好咸味,对甜味爱好也是同样,为了控制盐糖的摄入需要从小培养淡口味,一岁以内不建议额外添加盐,也是基于天然食物中已经含有足够钠,比如母乳的含钠量每100毫升含有23毫克,每个鸡蛋有71毫克钠,肉禽鱼,尤其是海产品含钠量较高,蔬菜也含有钠,钠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13—24月龄的幼儿在尝试家庭膳食时,摄入一部分的盐,这是正常的,也是可接受的,不能为了减少孩子盐糖的摄入而严格限制孩子接触家庭膳食,更好的做法是减少家庭膳食的盐、糖和调味品,保持淡口味,也保障全家长期的健康。
准则四是提倡回应式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进餐时父母或者喂养者应该与婴幼儿有充分交流,与孩子保持面对面,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注意识别孩子发出的饥饱信号,张嘴,扑向食物表示饥饿。而扭头、闭嘴等表示吃饱不想吃了,父母对此应做出及时恰当积极回应。父母或喂养者应该允许婴幼儿在准备好的食物中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耐心喂养,鼓励尝试但绝不强迫。父母或者喂养者应该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主进食,培养孩子的进餐兴趣,进餐时不要分散孩子注意力,做到进餐时不看电视,不玩玩具,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准则五是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对应于准则五的核心推荐为必须选择安全、优质、新鲜的食材,推荐自己在家准备婴幼儿辅食,但必须保证食材和水的安全清洁。辅食制作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清洁卫生,如制作辅食前先洗手,保持餐具清洁等。辅食应煮熟煮透,并始终保持生熟分开,生吃的水果和蔬菜必须洗干净去掉外皮以及果核,以保证食用安全,吃剩的食物应妥善保存和处理,注意剔除骨头和鱼刺等异物,不吃整粒花生、坚果、果冻等,以防发生进食意外,饭前洗手以防病从口入,婴幼儿进食时必须有成人看护,保持进餐环境清洁安全,固定孩子的进餐位子,以防发生进餐时烫伤,误食,以及其他意外伤害。
准则六是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体重、身长,头围等反映婴幼儿健康状况的直观指标,孩子体重、身长稳步增长就说明已经获得足够的营养。7—24月龄婴幼儿建议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平稳生长是婴儿最佳生长模式,而并非超过平均才是生长良好。在正常范围内孩子按正常生长速度生长,生长曲线与标准儿童生长曲线平行就说明生长良好。鼓励婴幼儿爬行,自由活动,增加身体活动,可以更好地达到营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