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要求,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起组织开展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创建单位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创建取得显著成效。本着从严把关的原则,经县市自评、省级考核、部级复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确定了95个拟命名的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名单,湟源县成功上榜第三批拟命名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市)名单。
湟源县位于日月山脉东麓,湟水上游。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62公里,总面积1545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西宁50公里,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汉文化和藏文化的结合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和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素有“海藏通衢”和“海藏咽喉”之称,在农耕文化和牧业文化的交融下沉淀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基于西宁市委对湟源县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点示范县的定位,湟源县借力工业园区提档升级,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向规模化、聚集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通往青海牧区“大通道”,农牧业发展“桥头堡”和“中转站”的区位优势,依托农牧耦合和农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讲好湟源“日月山下”“茶马互市”系列故事,成功打造大华镇饲草产业强镇、日月乡牦牛产业强镇、牦牛藏羊产业集群、茶马互市活畜交易中心,重现历史上“茶马互市”贸易交易中心的繁华景象。
近年来,湟源县贯彻落实省部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进一步推进青藏高原优质农畜产品标准生产、精深加工、系列开发产业链条延伸,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重组,资源配置优化,促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壮大牦牛、藏羊等优势产业集群及湟源县域经济;进一步推进西宁及青海牧区农牧业资源优势转化,推动优质特色产业发展及品牌价值实现,增强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激发经营主体生产提质增效活力,助推青海优质农畜产品打入高端市场。
依托全国首家工信部入网的牦牛藏羊全产业链互联网服务平台,深化“互联网+”大华工业园区电子商务区域化链条试点,打造了高效快捷的物流输出体系,建设完成“茶马互市”活畜数字化交易平台,年交易牛30万头,羊40万只;支持快递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参与仓配一体化建设,发挥区域优势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发展订单农业。2020年,青海首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在湟源县开具,标志着湟源县走在了落实农产品生产者主体责任工作的前沿,正式进入食用农产品“带证上市”的新时代。
2023年,湟源县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全过程抓紧抓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到发展和安全两手抓、两手硬,为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高位推动,构建责任体系,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立县、乡(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的监管网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层层负责、网格到人、责任到人、全面覆盖;全程监管,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名录,对全县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实行市场监管,规范索证索源制度,积极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指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全县农产品品质;强化检测,保障安全供应,本着“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目标,围绕农产品生产薄弱环节、重点领域,联合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按照落实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相关要求,全面开展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工作,引导农户强化农产品质量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基层抓起,县域是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的前沿,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有利于以点带面推动建立责任明晰、监管有力、执法严格、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对于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湟源县立足于“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青藏高原原产地特色农畜产品聚集区”的定位,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成果在整建制推进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全程监管、制度创新、社会共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以点带面推动建立责任明晰、监管有力、执法严格、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明显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机制,显著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也不断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湟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