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赵永恒 记者黄官国)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部署要求,坚持“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建立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对8800余家生产主体实施网格化管理,全面开具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全市地产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9.38%、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90%、绿色食品认证率达30%以上、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达40%,初步构建猪肉、生菜品质评价体系,研制鸡毛菜等4个产品新鲜度标准,围绕“五良”机制深入开展品质提升行动。
以市场为导向,精心引选良种。全市现有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5个,依托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设核心基地164个、特色品种繁育基地26个。选育了小皇冠西瓜、大团蜜露、锦绣黄桃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种,沪软1212、松香粳1018等软米新品种连续三届获全国食味品质品鉴金奖,“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节水抗旱稻种子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引进“红美人”柑橘、“桃太郎”番茄等一批国际热销品种,通过本土化技术改造在上海转化落地。
以绿色为抓手,持续培养良土。制定地方标准《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管理规范》,从基地建设、生产管理、污染防治、监测评估、管理制度五大方面做强绿色食品主体储备库建设,已创建绿色生产基地82.8万亩,逐步形成“应绿尽绿”生产格局。全面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耕地质量等级达2.23,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以标准为引领,逐步推广良法。开展地产猪肉特征性品质指标挖掘,建立涵盖外观、质构、营养、风味等17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开展水培和土培生菜品质差异性评价和调控,建立涵盖质地特性、风味物质、营养成分、功能因子等多维度物化特性的品质评价体系。制定大米、番茄等16个农产品平台流通标准,崇明清水蟹和地产猪肉分级标准,鸡毛菜等4个产品鲜度评价标准。构建葡萄等五大果品全产业链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编制质量安全管控技术图6000份、丛书1000套,累计宣贯1200余人次。
以抢“鲜”为支撑,切实提升良机。2021年以来,新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69个,蔬果冷库贮藏能力达51.8万立方米,预冷处理能力达7.28万吨/批次,补齐了农产品保鲜“最初一公里”。全市共有“菜篮子”工程专用车1378辆,已完成冷藏功能更新车辆达50%以上,畅通了鲜活农产品末端冷链微循环,助力蔬果品质“锁鲜”。
以优价为驱动,积极打造良品。开展马陆葡萄、金山蟠桃、松林猪肉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优农“三兄弟”、淀湖源味等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南汇8424”西瓜品牌联社、金山瓜果产销联盟等特色产业联合体,带动农民增收15%以上。重点加强与叮咚、盒马、清美等产业整合能力强的生鲜电商企业合作,让优质农产品既能产得出、产得优,也能卖得出、卖得好。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继《用“五良”机制赋能“品质”提升 着力增加农产品高质量供给》获评2023年全国农产品“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后,将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围绕“品质鲜活、品味鲜美、品牌鲜明”做文章,着力增加农产品高质量供给。一是研制一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鲜度为核心”的农产品品质标准;二是聚焦青菜、草莓等产品构建品质评价体系,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开发新鲜度标签,开展从基地到商超的集成应用;三是用品质标准引导生产技术提升、用市场需求倒逼高质量生产,培育一批精品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