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周晓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必须确保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当前,全国春耕生产和春季田管有序开展,农资购销进入旺季。3月19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6部门在京开会,部署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马有祥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启动了“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网络跨区违规售种2个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农业农村部近期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各地扎实推进农资排查整治,各地春耕生产以来迅速行动,启动排查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高位推动,打出全面联动“组合拳”。在农业农村部的统一部署下,各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迅速行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制定《2024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和监管工作要点》,组织省市联合检查组开展交叉检查、调研指导,通过定期会商、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机制,加强部门协作;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等6部门成立春耕备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提早安排部署;江西省各地农业农村、法院、检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紧盯“春耕备耕、三夏、秋冬种”重点农时,对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产品及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行为、重点环节加大打击力度,通力协作形成打击合力。
二是深化农资打假工作,以打击“农资忽悠团”为重点。山西省坚持“早预防、早动手、全排查、重查处”原则,每年年初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坚决打击“农资忽悠团”。通过深入排查隐患、强化执法打击和广泛宣传指导,消除隐患,查处问题产品,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四川省组织开展“忽悠团”进村兜售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各地集聚有关部门力量,采取针对性行动,推动监管执法力量下沉,发挥基层监管人员作用,紧盯走村窜户、流窜推销假冒伪劣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忽悠团”,开展跟踪检查,咬紧线索严查到底,坚决打击不法分子“躲猫猫”“打游击”忽悠兜售行为;江苏省抓住当前农资使用高峰和关键节点,大力开展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拉网式排查、农资“忽悠团”和网络跨区违规售种等问题线索专项排查,重点检查农资门店资质是否齐全、标签是否规范、生产经营档案是否健全,农资是否备案审定等,严打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三是广泛宣传指导动员,持续加强社会共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会同种业管理司、种植业管理司制作并组织发放《种子选购明白纸》《化肥选购明白纸》,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概括农资“忽悠团”套路特点以及种子化肥的选购技巧,使识假辨假知识深入民心;山西省市县联动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提高广大农民识假辨假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同时通过网络发布并在乡村醒目位置张贴《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提高农民群众的警惕性。江苏省注重执法排查与做好宣传引导并重,6个设区市、54个县(市、区)均已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宣传;江西省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各类宣传平台,进一步加大执法宣传力度,让每一次行政执法变成一次普法宣传。同时坚持每年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分析解剖案情,解读法律适用;四川省健全线索举报途径,切实发挥农民群众在打击农资“忽悠团”、上门推销式无证经营、电商售假等行为中的监督作用,营造农资打假工作“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四是趟出农资监管“新路子”,全面提升农资打假治理效能。福建省全力建设运用全省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将6949个农药企业、1334个兽药企业全部纳入监管,并发掘平台大数据资源和智能化功能,创新“线上巡查+线下核查”工作机制,实现了“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监管更有效”的工作效果;江苏省创新性开展规模种植主体入户排查,倒查违规农资源头,积极拓展案源线索,严打违法行为,通过选取一定比例种粮大户倒查农资“忽悠团”进村兜售线索,以及通过网络渠道购种购药情况,找到违规种子、农药生产经营突破口,彻查问题产品来源;江西省创新普法方式,每年春耕备耕时期,通过12316“惠农直播室”每周现场连线全省各地农业执法人员,就农民关心的农资热点问题,尤其是如何防范“肥料忽悠团”等开展普法宣传,目前已开展10余期,共收获百万以上热度。
当前是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农资打假工作一刻也不能等。据悉,农资打假下乡进村活动将于4月中旬在贵州举办,引领各地加强识假辨假知识宣传,用通俗的语言、直观的画面讲清楚假劣农资危害和优质农资选购要点。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着力加强工作调度,采取调研指导、视频会商等方式调度各地工作进展,督促地方落实排查整治举措,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提供有力支撑,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