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的五厍学校,四季的更替既体现在校园一角的耕农园,也流淌在课堂教学的“血液”里。如今,学校不仅形成了“科科可知农、门门可学农”的教学模式,还因地制宜整合周边资源,串起了“爱农”“兴农”的“乡村产业链”。
从操场边到书本间:“泥土芬芳”满校园。百花园、百蔬园、百果园、百草园,以“耕农园”命名的耕农四园位于学校西南角。这个时节,刚犁好的地正等着下种,园子管理员沈红全师傅拿出一张清单介绍:“一(1)班包菜、一(2)班白菜、二(1)班油菜、二(2)班牛心菜……哪个班种什么菜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仔细数下来足足有16种应季蔬菜要种呢。秋收刚结束没多久,这不,冬种赶紧安排上了,“小农人”们也等不及了,一个个种起菜来干劲十足。”
“泖港镇在松江、乃至沪上都是响当当的农业重镇,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五厍学校从建校起就自带‘农耕文化’基因。”五厍学校副校长刘希权介绍,从一块大棚蔬菜地到一片细化分类的校园四园,学校在探索耕读教育的道路上从未止步。
翻开学校本学年的教学表,“耕农”特色课程几乎覆盖所有年级所有学科:自然课上认识形形色色的农作物,了解食物链及生态系统;语文课上诵读描写农作物的古诗词,开展作文教学;数学课堂上学做农场规划师,探讨农场设计中的比例等问题;美术课上为农作物来张写生画;信息技术课上制作“耕农”电子小报、编辑“耕农”宣传稿……耕读教育课堂也散发出泥土的芬芳。
从校园里到农业园:“兴农信念”满心间。耕读教育融入课程,也融入活动。“耕农园”四园,每个园子都一句“知农、学农、爱农、兴农,乡村振兴从我做起”的标语。长期从事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戚文忠老师表示,这不仅仅是一句标语,而是一个已经在孩子们心里扎下了根的信念。戚文忠说,孩子们热爱脚下的土地,关心尚在乡间种地的祖辈,想让家乡变得越来越美的心愿至真至诚。
“早先在田渡浜完全小学工作时,学校就辟了一块地给学生们打理,合并成立五厍学校后,学农兴农教育搞得更加有声有色了,规模更大、体系也更完备了”戚文忠说,学校周边不仅有上海农展园、采摘园、格林葡萄园等现代化农业园区,还有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基地、上海余天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这些都是学生们常常打卡的校外课堂。学校还与李春风农场、上海新东方烹饪学校、八十八亩田等开展耕读教育合作,从种子落地到收割归仓,再到加工生产,带领学生熟悉现代农业产业链。
“让孩子们在耕读教育中学会与自然万象和谐共生、热爱传统农耕文化,从劳动中汲取成人成事的养分,并将成就小我融入家乡建设的大我之中,这是我们的目标。”五厍学校党支部书记王义达表示,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学校将努力把身边的优势资源转化成耕读教育的生动素材,尝试探索打造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乡村教育实验样本。(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