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为培养学生从小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教育局抢抓当前加强劳动教育的大好机遇,主动作为,谋划在先,在开展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充满乐趣的劳动体验
近日,在冉庙乡兰堂小学,一块占地1.5亩的综合实践基地,里面郁郁葱葱,有黄瓜、青豆、番茄和玉米、花生等各类蔬菜和农作物,好一派丰收的景象。据介绍,每周三下午,这里就成了学生的乐园。他们在这里劳动、上课,给每一株小苗浇水、松土、除草、捉虫、施肥,样样“农活”都干得很顺溜。
据悉,春耕时节,该校教师通过“云班会”让学生推选出最喜欢的瓜果、蔬菜种类,确定好品种后,由教师先为学生栽培瓜果蔬菜等农作物,待返校复课后再由学生自主精细管理。期间,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或利用家访时机,带着图片或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不同时期的变化。
返校复课后,为更好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该校开展了“讲农耕文化,学农耕知识”“劳动要数长辈累,孝敬长辈我最棒”等主题教育活动。在乡村,学生家里有自己的小菜园、有接地气的地锅,学习之余可以帮助妈妈择择菜、做做饭、烧烧锅、包包饺子……不仅学到科学种田知识,不少学生还成了快乐的“小厨师”,在居家劳动中,学生们第一次做韭菜盒子、第一次种菜、第一次整理房间……他们从劳动中收获了自信心、责任心和意志力。
此外,冉庙乡辖区中小学还开展了“剪纸大擂台”“小菜园成活教材”“快乐采摘”等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充满乐趣的劳动体验为学生的劳动成长课开辟了又一片广阔新天地。
城乡融合的行走课堂
无独有偶,位于老城区的育新小学也创新思路,另辟蹊径,在25千米外的插花镇毛桥行政村的红旗瓦大农场租了一块田,作为学生的“新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在采访中,校长张全明表示,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和家长代表带领学生进入实践基地,按照之前的分组安排,各小组成员先跟随班主任认领地块——小组“责任田”。由小组成员自行商定组名,把写上组名的标识牌插到各自的“责任田”里。各小组成员听农场技术员讲解如何栽种秧苗。随后,各小组成员自行分工,有的到指定处领取秧苗,有的学着技术员的样子挖坑。
“没想到的是原本对蔬菜秧苗全然陌生的学生们竟然学会了分辨番茄秧、茄子秧、辣椒秧、黄瓜秧,知晓了栽种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张全明说,“在实践活动课中,学生们对劳动有了更多的体验,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还增强了动脑、动手能力。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实践教育,对其他‘四育’都有强大的正面引领作用,正所谓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以点带面的示范基地
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正午镇高台小学特意整出一片空地,当做综合实践田,让学生们在他们的实践田里边劳作,边听老师讲解,从而记住科学种田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小小实践田成了学生实现梦想的大世界。
该镇前李小学、横山小学也都结合实际,开辟了综合实践基地,教师、学生齐上阵,从菜地整理、挑选种子、种植、拔草、浇水、施肥、采摘等环节,让孩子们亲力亲为,不错过种子成长的每一瞬间。
“在高台小学、前李小学、横山小学等三所学校的示范带动下,现如今,劳动教育在正午镇全面开花。各中小学从强化课程建设、强化实践体验、强化基地建设、强化师资保障、强化综合评价等方面落实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特别是在实践体验方面,组织学生轮流参与校园保洁、食堂值日等体验活动,举办包饺子、包粽子等节日活动。”正午镇中心学校校长侯勇说。
收获满满的第二课堂
口孜镇洪杨小学的校园里也有一块综合试验田,红的、黄的、绿的、紫的……五颜六色的蔬菜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璀璨,显示出勃勃生机,让人心生向往。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劳动教育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洪杨小学从实际出发,在学校后院开辟一片空地,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综合实践田,这个做法很好,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口孜镇中心学校校长马文斌说。
在洪杨小学,每个班都有一块“责任田”,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责任小单元”。春夏秋冬,四季轮转,教师向学生们讲述着季节、气候、土壤、播种方式等知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合理安排蔬菜种植时机、如何科学管理。知识学完后,学生们立刻开展动手实践,大家一起在实践田里洒下希望的种子。“教学和种植是一样的道理,学生如实验田的小苗,教师是农夫。要每天辛勤耕作,给小苗浇灌施肥,增强营养,小苗才能茁壮成长。”综合实践课教师王勇说。
辛勤耕耘之后必有丰硕的收获,老庙镇马圩小学的采摘收获节,全体师生热情高涨,向桃子、李子树发起“进攻”。整个校园的空气都弥漫着香甜的味道,大手,小手一起动手,学生、教师共同协作,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让劳动与教育深度融合
坐落于颍东新城区的东盛路小学是2017年刚刚投入使用的一所新学校。为落实“新劳动教育”理念,该校率先推出《盛彩好习惯》校本课程,将劳动教育课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实践的课堂就设在学校的“空中花园”里——三楼大平台上的一块综合实践田。在这里,学生可以近距离地观察草本植物,了解植物的属性,教师现场讲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开展实地“真刀真枪”的劳作活动,真正地让劳动课落地生根。
“东盛路小学的《盛彩好习惯》、冉庙乡中心小学的《劳动教育》都是很好的劳动教育校本教材。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劳动教育开展重点。小学低年级注重劳动意识的启蒙,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高年级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初中阶段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普通高中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区教育局基础教育办公室主任程义平说。
在谈及如何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时,区教育局局长颜明辉说:“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劳动的形式、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为加强劳动教育鼓与呼。劳动教育事关发展大计,需要全社会协同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不仅给劳动教育这门课正名,更是为了国家的明天、民族的未来。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徐徐 晓君 武永生 朱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