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讯(记者李甜甜)党的十八大以来,商贸行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度持续增强。至2021年商业增加值已达163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0.4%,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17%,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居服务业之首,商贸流通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支柱作用突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70亿元,网上零售额较十年前翻了一番,年均增长7.5%,消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4%,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3.3万元,是2012年的2.25倍,年均增幅9.5%。
商贸发展能级跃上新台阶
商贸聚集、集散辐射能级跃升,形成服务京津冀、辐射“三北”、联通国内外的商贸发展新格局。市场流通规模稳步扩大,至2021年,商品销售额达4.38万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速11%,货物进出口规模达8500亿,口岸冻品年进口额超650亿元,占全国30%以上。跨区域集散配置功能增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突破8000家,销售额超百亿的商贸企业达50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2000万标准箱,贸易对内辐射52%的国土面积,对外通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发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了“一心、一环、十一集群”布局,交易额超亿元的交易市场达44个,农产品流通体系形成区域集散-销地-产地三级骨干网络,静海海吉星市场成为国家首批公益性市场。
商业空间布局持续优化
围绕天津城市空间特点、传统商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出台并实施《天津市商业布局规划(2011—2020年)》,规划了主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的四级商业中心体系。制定《天津市海河国际商业中心发展规划》明确构建沿海河“一带九轴九商圈”的国际商业中心。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确立了8大地标商圈和“一区一中心”发展格局。制定社区商业规范配置标准,设置居民消费必备业态和调节业态,实施县域商业和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行动,打造覆盖城乡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加快“双中心”城市建设
2021年,成功入选首批率先开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工作体系,有序推进114项重点任务,全面打响地标商圈“八大战役”,深入发掘“河、海、港、洋楼”城市资源,“展会季赛”多维度激发消费活力,讲好“天津故事”。培育工作启动以来,建成开业15个大型消费载体,商业面积超150万平方米,各类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场景超200个,促消费活动逾千场,首店进驻率翻了一番,举办了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消费主题论坛——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大力推进区域商贸中心建设,统筹“大商务、大物流、大交通”,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和全球商品重要集散地。
繁荣繁华彰显城市活力
十年来,商业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大型商业载体年均净增55万平方米,先后建成大悦城、天河城、万象城等87个,是2012年的3.5倍,商业面积达820万平方米,打造了金街、古文化街、意式风情区等38条繁华的商业街区,金街入选全国示范步行街。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增夜间停车泊位、延长夜间交通时限、开放夜间外摆经营活动,打造了意风区、中冶和悦汇等30余个特色夜市街区,300个特色深夜食堂,600个24小时便利店、500个酒吧。推出了海河国际消费季、品质生活节等全市性标志性促消费活动。
便民商业网络日益健全
不断推进民生消费业态便利化、连锁化,河西区、滨海新区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区。构建覆盖城乡的高品质生活服务体系,中心城区打造84个示范社区商业中心,建设县域综合商贸服务中心30个、乡镇商贸中心83个、县域物流配送中心13个、提升改造农村集贸市场60余个、农村便利店1400余个。累计兴建标准化菜市场324个、社区菜店、生鲜店等各类“菜篮子”零售网点数量达2万多个,并建立起肉菜等重要商品追溯体系。培育餐饮市场主体超10万户、国家钻级酒家91个、80%以上的餐饮企业开设外卖销售业务,中心城区早餐网点超过6000家。发展1300个连锁药店,2500个连锁便利店等便民网点。培育老字号品牌163个,家政企业4000余家、美容美发、日用品维修等居民服务法人单位7000余个,比2012年末增长30%以上。
会展经济取得里程碑式发展
北方最大的国家级会展中心项目——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一期建成并投入运营,全市展馆面积达32万平方米,是2012年的两倍。规划建设天津国家会展经济片区,成立市级联席会议机制,连续实施两轮次会展业三年行动,出台会展业发展专项政策,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成为世界智能大会、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永久举办地,糖酒会、绿色建筑展、国际汽车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在津举办,场均面积超20万,十年来每年均展览面积超200万平方米。
市场调控调节能力全面提高
建立健全了肉蛋菜盐等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并多次实际投放,新增瓶装水、方便面等4个品种,储备总量扩容6万吨,全国首创夏秋蔬菜常态化储备,全年蔬菜储备达2.5万吨。建立了覆盖百货商超、批零市场、住宿餐饮、网络平台的商贸流通监测体系,样本量较十年前增加40%。不断提升市场保供应对能力,先后成功化解了猪肉、食盐市场的波动和灾害天气带来的市场剧烈变动,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突发疫情,制定实施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大规模疫情爆发应急预案,建立中高风险区居民保供机制,确定保供白名单企业54家,健全“最后一米”末端配送网络,并有力支援了兄弟省、市应急保供。
商业发展顶层设计日益完善
十年来,通过规划引领、政策保障、标准引导,多维度、全方位构建促进商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规划牵引作用不断增强,制定实施汽车流通、标准化菜市场、加油站、冷链物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6个专项规划。出台促进消费、供应链体系建设、现代流通、老字号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10亿元支持行业发展,政策前瞻性、创新性得到国家肯定,先后入选全国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行业发展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制定完善各类行业标准40余个,天津冷链物流标准作为全国首例区域协同标准在京津冀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