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把农业科研“写”满吕梁山

2024-07-21 13:37来源: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编辑:韩国良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讯(寒寒)夏天在田间汗流浃背地做杂交、调查,冬天在实验室孜孜不倦地整理数据、总结经验。这是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常态。让更多的“试验田”变成农民的“丰收田”,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努力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经作所科研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也是创新动力。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李建说:“吕梁山水哺育着我们,我们要把对吕梁人民的感情,化作立足吕梁、服务吕梁的工作激情。”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是个拥有150余名职工的农业科研单位,已扎根吕梁76年之久。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开始默默谱写着它在农业科研领域的辉煌。

历史辉煌

闹市边的世外桃源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成立于1948年,位于吕梁汾阳昌宁宫村。汾阳解放后成立汾阳专区农场,后几经变革归属省农科院,1980年定名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19年10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与山西农业大学合署改革后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目前拥有7个国家级综合试验站、1个国家级观测实验站;拥有研究员15名、副研究员41名,博士10人、硕士58人。

七月份,来到经作所试验田,会发现这里种植着多种多样错落有致的农作物,像一片开阔的世外桃源。在这800亩的试验田里,有花生、芝麻、向日葵等油料作物,也有谷子、高粱、杂豆、小麦等粮食作物,还有果树、中药材、工业大麻等经济作物。极目远眺,田间星星落落戴着草帽的身影在烈日下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从耕种、施肥、育苗、杂交、收获,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呵护,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培育着每一株植物。

农业科研精神是代代传承的,老一辈农业科学家“扎根乡村、潜心科研、科学报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宝贵财富,高粱专家牛天堂、谷子专家陈瑛、棉花专家任天佑、小麦专家任荫汉、蓖麻专家郭志强、大豆专家刘学义等一批批优秀科学家在昌宁宫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铸就了经作所的辉煌历史。

成果丰硕

吕梁农业科研的一面旗

正是由于科研人员踏实工作的优良传统,经作所才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重大的科研成果,成为吕梁农业的带路者。建所以来,经作所共取得科技成果44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项,省部级奖励87项,为吕梁种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山西乃至全国农业发展贡献了经作所力量。

谈起科研成果,那就离不开晋杂4号、5号高粱,创造了20世纪60年代育种的辉煌。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晋杂5号”高粱实现了亩产翻番,晋杂5号高粱“救了半个中国的人,结交了一批亚非拉穷朋友”,在填饱国人肚子的同时,被推广到赞比亚、朝鲜等第三世界国家种植,为缓解我国当时粮食紧缺,也为世界粮食短缺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回报,晋杂高粱获得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晋谷21号,作为“山西小米”品牌的支柱和“杂粮王国”的支撑者,是经作所育成“当家花旦”,连续五届夺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国小米之冠”。30余年种植历史,至今占据着区域种植的“霸主”地位。被誉为“吕梁山上的灵芝草”的晋麦5号、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5亿元的晋蓖麻2号……

随着时代不断变迁,经作所科技力量不断增强,优良品种不断涌现,大豆有汾豆93、晋豆25,谷子有汾杂163、晋汾107,向日葵的经葵1408,花生的汾花8号,芝麻的汾芝11号,核桃的汾核1号,经作所的新品种洒遍吕梁大地。

改革创新

把农业技术“写”满吕梁大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经作所大力开展基地建设,把科研成果以看得见的形式呈现在农民面前。在以汾阳贾家庄基地为核心示范基地基础上,在吕梁乃至山西星罗棋布进行着大量的示范点建设。据统计,2023年全所建立种植示范点83个,种植面积22006亩,主要示范包括高粱、向日葵、大豆、黑豆、花生、芝麻等12种作物40多个品种和30多项技术。

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2023年,经作所举办各类培训、观摩74次,培训观摩人数10204人次。2024年3月底至4月初,经作所与吕梁市科学技术协会合作,组织本所30名科研人员,在吕梁100个旅游示范村开展了100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掀开了走进三农、服务地方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