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讯(徐红伟 王再明)内蒙古自治区以农牧业为主,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造就了具有原产地保护和绿色、有机认证的农畜产品达1800多种。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谈到“蒙”字标认证,离不开“高品质、纯天然、生态环保”、“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优服务”。前者为品质,体现了根深蒂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后者谈的是方式,是自治区市场监管系统结合职能特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农畜产品品牌,自治区政府商请市场监管总局批复开展“蒙”字标认证工作。2019年6月,总局复函同意以联盟认证的方式开展“蒙”字标认证工作。
在市场监管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探索通过“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优服务”的方式,甄选出内蒙古最优质的农畜产品,并配套一系列的管控服务举措,让更多内蒙古好产品“硬核”展示、闪亮登场。
顶尖标准,为品质升级扣紧安全带
“蒙”字标认证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标准引领、认证支撑、企业自愿”的原则,战略定位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品质宣言是“‘蒙’字标,自然的美、自然的味”。
兴安盟大米实景(绰勒银珠供图)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和总结优化,“蒙”字标品牌运营建立起标准、制度、产业、质量管控和推广五大体系,以保障“蒙”字标认证行稳致远,让“蒙”字标认证真正成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经贸往来的“通行证”,传递信任,传播品质,传承文化。
“蒙”字标认证标准是金字塔顶端的团体标准。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作为“蒙”字标认证联盟和内蒙古标准发展促进会秘书处常设机构,组织60位专家,经过28次调研,举办40次座谈会,走访160家企业,历时近半年,再经过反复论证,邀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进行水平评价,“蒙”字标认证标准充分体现产品的优势特点和得天独厚的竞争力。
“蒙”字标认证采用了“1+N”的标准模式,即通用地方标准+产品认证要求团体标准。通用地方标准是企业认证的基础性要求,不仅对产品质量提出严格要求,还在管理体系、社会责任和生态环保等方面对企业提出追求卓越的通用要求;认证产品团体标准覆盖了产地环境、过程控制、产品质量等环节,是认证的依据。以“蒙”字标农产品认证中对赤峰小米的团体标准为例,覆盖了赤峰小米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划分为11级:通用基础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品种标准、生产种植标准、加工标准、包装与标识标准、仓储运输标准、销售标准、产品标准、追溯标准和顾客服务标准。
锡林郭勒草原羊实景(羊羊牧业供图)
市场上销售的“锡林郭勒羊肉”味鲜肉美,有优质的苏尼特羊肉,也有锡盟南部农区圈养羊,两者质量差别大,“蒙”字标认证产品为消费者甄选出的是全过程可追溯、全链条可监管的最优质的锡林郭勒草原羊肉。以产品带动产业发展,2020年11月18日,“蒙”字标优势特色产业体系的建设随着“蒙”字标——为世界甄选草原尚品发布会,正式拉开了帷幕。企业通过“蒙”字标认证,由第三方权威认证,证明了企业的资质能力,产品源头、产品质量品质符合要求,提高了优质产品的附加值,在市场中传递质量信任,促进了行业发展,提升了区域品牌效益。
制度管理与行业自律,做品质和诚信的代言人
对消费者来说,“蒙”字标认证甄选的产品,是自治区优质农畜产品,也是诚信与品质的代表。9家“蒙”字标认证企业签订了“蒙”字标品牌获证企业承诺书。从自有基地建设使用到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全过程信息共享追溯,认证企业以自身的品牌荣誉不遗余力保障“蒙”字标认证工作的落地实施。
2021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组“回头看”走进5家“蒙”字标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质押及企业质量承诺书落实情况调研。在呼伦贝尔市中荣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学新的带领下,调研组参观了牛肉生产车间,看到了“蒙”字标产品生产线。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与5家企业的“蒙”字标对接人逐一核对了前期企业所签承诺书,查看企业落实情况,并征询了企业的意见。“我们会严格遵守“蒙”字标的各项制度规定和“蒙”字标企业质量承诺书,自愿接受不定期抽检,积极配合相关宣传和质量链建设,保障“蒙”字标产品的高标准、高品质和高质量”获证企业的回答充满信心而坚定。企业的自律,还要加上制度的监督,才能确保消费者拿到手中的“蒙”字标认证产品是代表自治区最高质量水平的好产品。
“蒙”字标认证服务平台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专业、精准、多样化的品质服务。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手段对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包装、物流运输以及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管理,实现供需全链条信息共享。为所有的“蒙”字标认证产品赋追溯码,实现一品一码。通过“互联网+扫码”进行产品质量全程可视追溯,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建立健全线上线下举报投诉和反馈机制,通过消费监督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执行产品标准、履行主体责任,形成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强大合力。
科学管理,让内蒙古品牌唱响国际舞台
世界贸易组织《技术贸易壁垒协定》将合格评定作为各成员共同使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要求各方合格评定措施不得对贸易带来不必要障碍,并鼓励采用国际通行互认的合格评定程序。采用国际通行互认的认证方式,可以避免内外监管的不一致和重复,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和透明度,有助于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我国经济“走出去”“引进来”提供便利条件。随着“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加快推进,认证的作用更加显现。“蒙”字标认证的定位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力争实现产品“一次检验检测,一次认证,国际信任”,“蒙”字标认证获得国际认可后,可帮助获证企业和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协调国际间市场准入、促进贸易便利。
国际上一般将市场分为前市场(销售前)和后市场(销售后)两个环节。无论是在前市场的准入和后市场的事中事后监管中,认证都能够促进政府部门转变职能,通过第三方实行间接管理,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在前市场准入环节,政府部门通过强制性认证、约束性能力要求等手段,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的领域实行准入管理;在后市场监管环节,政府部门在事中事后监管中,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专业化优势,将第三方认证结果作为监管依据,保证监管的科学性、公正性。在充分发挥认证作用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不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全面监管数以亿计的微观企业及产品上,而是重点监管数量有限的认证机构,借助这些机构将监管要求传导到企业身上。“蒙”字标认证是推动市场监管职能深刻转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力抓手。在“蒙”字标认证活动中,发挥出第三方机构的专业化优势,由第三方机构自愿组成认证联盟,具体负责相关制度、实施细则的制定和认证的实施与监督。市场监管部门将主要精力用于对“蒙”字标认证联盟、内蒙古标准发展促进会等第三方的间接管理,将第三方机构的认证结果作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依据,不需要再监管数量庞大的微观企业,减少了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保证了监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实现监管要求的高效传递,实实在在地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