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海南胡椒:“王牌产业”焕发新活力 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2022-06-09 09:44来源:农民日报编辑:郑添元

胡椒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香料作物,被誉为“香料之王”,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开发潜力大。在我国,胡椒种植面积有37万多亩,年总产量4万多吨,居世界第5位,目前已发展成为年产值30多亿元,涉及100多万农民生计的重要热作产业。海南的胡椒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6%以上,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海南东部主产区农民收入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为曾经的“王牌产业”,胡椒近年来受国际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处于低谷;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导致效益进一步下降,产业发展受阻,部分产区甚至出现弃管丢荒现象,亟须全产业链发力,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推广机械势在必行

“以前一斤胡椒可以买八九斤猪肉,现在一斤都买不到。”海口市琼山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技术人员黎运浩从1975年就开始关注胡椒价格走势。在他看来,胡椒价格波动一般十年为一个周期,除了国际市场冲击、自然灾害影响产量外,劳动力和农资成本激增是导致近年产业利润降低的关键因素。

黎运浩说,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胡椒施肥必须挖穴深埋有机肥,每亩133株每株都要挖肥穴,加上放肥回土,每个肥穴人工费最少10元,一亩算下来就是1300多元。到了胡椒采收期,每人每天摘50斤鲜果,折合成10斤白胡椒,按目前20元一斤的价格算能卖200元,而一天的采摘工钱就要160元,种植户基本没有啥利润。

“胡椒管跟不管差别很大,两年没管就坏掉了,之后再想管起来也不可能了。”琼海市彬村山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办主任杨全富告诉记者,当地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种胡椒了,但由于近年来农资贵、人工贵,老的管理方法因成本高年轻人都不用了。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香饮所”)一直在胡椒机械化种植方面进行科研攻关,并研发出第一代胡椒深松施肥机械,初步实现了松土、施肥一体化。在不降低胡椒产量和品质的情况下,生产效率比人力提高4倍以上。

“机械施肥不仅使效率大幅提高,还实现了‘肥穴连通’,成本比使用人力降低了12%以上。”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胡椒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峰说,在不减少单位面积株数的条件下,他们对传统等行种植模式进行了宜机化改造,采用宽窄行模式,根据主流生产机械最小尺寸设置了株行距。

虽然目前机械化松土施肥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杨建峰认为,胡椒产业种植端机器换人势在必行,需政府加大扶持,整合多方资源,研发胡椒宜机化种植模式、机械化深翻施肥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从而改变传统高成本低效率种植方式,对推动种植端机械化生产,实现节本高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复合栽培节本增效

胡椒为多年生作物,长期种植易发生连作障碍,这已成为世界主产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胡椒产地相对集中、集约化程度高,连续种植20年以上的胡椒园超过50%,连作障碍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通过生态化种植,维持椒园土壤健康,保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为此,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多年来系统研究了胡椒连作障碍形成原因,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先后研究探索出了胡椒与槟榔复合种植等多种生态种植模式。通过两种作物复合种植,逐步改善种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不仅实现一地两收,而且胡椒连作障碍症状减轻,还增产30%。

“胡椒与槟榔复合种植,一抗风,二遮阴,三保水保肥,四克服连作障碍,提高单位土地效益,实现一地两收。”杨建峰介绍,生态复合种植技术在克服胡椒连作障碍、实现稳产丰产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槟榔黄化现象发生率,带动产业健康发展。比起间种,如果直接用槟榔树做胡椒的活支柱,更节省成本,还方便机械通行。

79岁的海南文昌农民周昌琼靠着种植胡椒,住进了三层“胡椒楼”,开上了“胡椒车”。曾在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学过技术的他是海南较早尝试胡椒与槟榔生态复合种植的农民,他的胡椒园平均每株可产白胡椒4斤,单株最高达到10斤左右,比海南平均产量高出1倍以上。

“与槟榔间作,不仅可以额外收获槟榔,胡椒的生长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你看我的胡椒长得多好,产量高着咧。”周昌琼看着他的胡椒间作园,直言合理间作,胡椒和槟榔生长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还可以相互促进,而且两种作物同时种植还能分散市场风险、增加收入。他的这片近百亩的胡椒已连续种植超过20年,产量始终保持稳定,胡椒几乎没有缺株死株,未发现根系衰老,仍是生机盎然。

对胡椒产业持乐观态度的还有文昌椒农周世通,他跟胡椒打交道22年,之前以种植为主,近几年开始做收购加工,他家的300多株胡椒,每年白胡椒产量都在1500斤以上,收益在3万元左右。跑遍了文昌11万亩胡椒地的周世通认为:“做农业,管出好产量、好品质才是关键,价格有高有低、行情有好有坏很正常,农民一定要有长远市场判断,不能盲目跟风。”

多元开发稳链赋能

2021年海南冬交会上,来自文昌市的一款原色绿胡椒引起了不少关注。与传统白胡椒不同的是,绿胡椒不用泡水脱皮,直接冻干形成,更好地保留了胡椒风味和功能物质。

据了解,为了减少污染,提高胡椒品质,文昌市大力推广胡椒环保加工,产品多元化开发。绿胡椒就是企业开发出的新产品之一,合作社以4.5元一斤价格大量收购胡椒青果,折合成白胡椒也有20元一斤,省掉农户脱粒脱皮晒干等工序。

胡椒是国际贸易量最大的香辛料植物,全球每年产量60多万吨,贸易量超过40万吨,超过70%用于出口。我国每年胡椒的需求量为7-9万吨,国内产量还不到4万吨,市场需求巨大。而我国胡椒产业长期以来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以小农户自主经营为主,新技术应用率低、市场竞争力弱,客观上导致科技创新碎片化、成果转化零星化,无法形成发展合力,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产品形态也仅限于白胡椒、胡椒调味酱、复合调味品等低附加值的初加工产品,胡椒香水等高级香料、日化用品和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缺乏。

“产业链短、效益低,国际竞争力弱,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不断推进,胡椒产业必将受到国外低成本原料的冲击,产业发展将面临更严峻挑战。”杨建峰认为,海南胡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科产联动,以科技创新驱动稳链赋能,逐步形成以高附加值产品和品牌贸易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优质胡椒原料生产基地、高附加产品加工基地和期货交易中心。

百姓的期盼,产业的呼吁,得到了海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期,《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三年(2022-2024)行动方案》将胡椒列为全省重点扶持的11个潜力产业之一,加快推进培育农业全产业链。

接下来,海南将持续做实做强海南胡椒公共品牌,建设以公共品牌为基础、地方特色品牌为有效补充的综合产业品牌体系,加快培育胡椒产业“链主”企业,强化全产业链利益共享机制,构建胡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确保稳链增效,助力乡村振兴。(操戈 邓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