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讯 长期以来,镇域农业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油料、棉麻、糖菜、烟叶、瓜果、蔬菜、辣椒等7个种类,以满足村民生活的需要,只有少部分经济作能够物进入市场交易。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作物的种植主要以足额完成国家征购计划的油料品种安排生产,支援国家建设,兼顾村民生活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镇域经济作物种植品种进行了必要的优化和调整。
经济作物主要品种
1、油料作物
镇域种植的油料作物主要包括葵花、花生、胡麻、芝麻、蓖麻等5种外来引进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喜温耐旱,适于镇域种植栽培。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以来,镇域各村村民的食用油,主要以种植胡麻榨制为主,葵花、花生、芝麻等大多当零食或调味品食用。20世纪50年代,国家实行统购统销计划经济,镇域种植的各种油料作物,包括70年代以来提倡种植的高产油用葵花、花生等作物,主要以足额完成国家征购任务为主,保障国家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供应需求。在有结余的情况下,各村自己组织榨制胡油或采用换购的方法,每年为社员每人分配不足一斤的食用油。在集体化时期,镇域奇村、石家庄、嘉禾、南高等村都建有集体榨油作坊,不仅满足自用还可接待来料加工,增加集体收入。蓖麻作为国家农产品征购配额品种,属国防建设需要的重要原材料。在镇域农村只能留有少量的蓖麻,用于榨制食用油或制作农用车辆润滑油“车脂”使用,老百姓有时也用蓖麻仁穿起来点灯应急。镇域石家庄、唐林、西高等云中河沿线村庄种植胡麻、花生、芝麻较多,丘陵村庄则利用坡地种植蓖麻较多。据统计,镇域油料总产量:1949年47吨、1978年94吨、1983年824吨、2000年357吨、2008年29吨。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改革,市场经济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镇域油料种植面积和总产虽然大幅减少,村民食用油用量却逐渐提升。如今,每月烹调所用的食用油,比过去全年还要多。市场上各种品牌的花生油、胡麻油、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琳琅满目,自觉限油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常识。
2、棉花
棉花,属双子叶一年生植物,19世纪末传入我国栽培。棉株小枝疏、叶呈阔卵形,株高0.6—1.5米。花单生于叶腋呈白色或淡黄色,每年7—9月花期结束,棉果呈卵圆形。棉果成熟吐絮呈洁白色,称之为棉花。多少年来,种棉纺线织布穿衣,絮棉衣絮棉被都是生活的必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镇域种植棉花的品种只有金克司等几种,因长年自繁自种,种子性状退化,棉花生产难以满足需求。1952年,镇域推广斯字棉、金字棉等新品种,棉花生产能力稳步上升。1964年4月,国家为鼓励棉花种植,提高棉花收购价并制定贯彻山西省委修订的奖售政策。进入70年代,镇域推广朝阳1号、朝阳2号等新品种,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提高,亩产从十几斤提高到几十斤。集体化时期,社员们摘籽棉晾干,足额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各大村大队组织轧制皮棉,则按人分配社员使用,棉籽可用来榨油或为下年留种使用。1992年,忻县建立奇村镇、曹张乡等地为主的棉花生产基地,与豆类套共种植棉花1.15万亩。2005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镇域不再有棉花的种植。
3、线麻
线麻,属桑麻科一年生植物,俗称北麻、野麻,学名称线麻。其茎部圆形,表皮粗糙有沟纹,掌状复叶,卵状瘦果麻籽。按照线麻结麻籽的多少,镇域又有“花麻”和“籽麻”之分。麻籽炒香可以榨制麻油、制作香酥食品或直接“磕麻子”食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老百姓使用麻油点灯“麻油灯,吱吱响……”,记忆犹新。线麻秸秆的表皮可用于攒制麻绳使用、可用于捻绳衲底穿鞋,更为难能可贵。在秋末冬初时节,不避寒冷的村民,把成捆的线麻秸秆巧妙地浸泡在“沤麻池”水中,约半月有余适时捞出晾干,即可巧妙的将其表皮剥离,生产出坚韧的“麻皮”,这道工序俗称“植麻”。晾干成捆的麻皮,可以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可以再经整理后,用于集体攒制成麻绳或制作成各种绳套,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镇域云中河沿线村庄水资源丰富,都有利用“沤麻池”沤麻和手工植麻的经历。在集体经济时期,不少掌握植麻、攒麻绳、捻麻线生产技术的社员,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满足社会需求,为集体经济增加副业收入。如今,新型化纤产品逐渐取代麻皮的应用,镇域鲜有线麻作物的种植。
4、糖菜
糖菜,属黎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菾菜,俗称糖菜或糖蔓箐。糖菜主根呈圆锥形、仿锤形或楔形的肉质块状,是北方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嫩枝叶还是农民养猪的好饲草。镇域海拔高气候凉爽,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糖菜糖分积累,适宜镇域平川地区种植。据资料显示,1959年镇域就有糖菜种植的历史记载。1963年,镇域引进前苏联、波兰、匈牙利糖菜新品种。1964年,山西大同糖厂正式建成投产,糖菜种植计划大增。1964年—1978年,镇域推广双丰1号、合作2号等新品种,亩产提高很快。1979年,镇域推广晋甜1号、2号、3号新品种,国家执行抵扣粮食征购任务、提高糖菜增产补助的政策,镇域糖菜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上升。据统计,1988年镇域糖菜平均亩产可达到2500斤以上,总产量非常可观。那时,镇域大量生产的糖菜可直接运往忻县播明火车站收购点装车外运,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直到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改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糖菜退出种植。
5、大烟叶
历史以来,镇域普遍小面积种植“小叶烟”俗称小兰花,自产自用。20世纪70年代,为保障山西地方烟草工业“大光”“墨菊”等香烟品牌,上级提倡种植“大柳叶烤烟”,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提高烟叶生产品质,相关机构专门派出技术员,指导相关生产大队在田间地头建起土法烤制烟叶的“烤烟房”,把烤制合格的一架架烟叶,直接送至县城按等级收购。1979年,为扩大镇域大叶烤烟种植面积和生产能力,上级实行粮食、化肥挂钩奖售政策并提高烤烟收购价20%,鼓励烟叶种植。虽然大烟叶作为本省烟草工业的重要原料,镇域却缺乏大叶烟种植栽培的经验,更不具备科学烤制烟叶的技术优势,难以达到烟叶的等级要求。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改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大烟叶退出种植。
6、瓜果
历史以来,镇域种植果用瓜果,主要以香瓜、西瓜、葡萄、苹果、桃杏以及核桃干果为主。唐林、石家庄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种植“铺砂香瓜”,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种植时,在点种瓜窝土壤表面加铺薄层细砂,用来吸收阳光热量增加地温,巧妙地促进香瓜早熟,可谓独特的创新。镇域普遍种植的不铺砂“旱地香瓜”几乎遍及大小各村,灯笼红、蛤蟆皮、白梨脆等瓜名耳熟能详。开园时节,打开成熟的香瓜,香气扑鼻,“干沙跌圪仁”。镇域西瓜种植,自金元时期传入,其耐旱不耐湿,喜砂质土壤,适于镇域环境种植。花皮瓜、黑皮瓜等品种在镇域种植历史较长。如今,镇域各村瓜果种植方式实现地膜覆盖、园区设施化种植,塑料大棚鳞次栉比,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几百亩,迅速扩大到千亩规模。镇域引进灯笼红、芝麻蜜等香瓜新品种,尤其合作引进新红宝、黑美人、富硒无籽西瓜等品种,经济效益大增。2015年,忻府区培养以奇村镇为主的“瓜菜两杂制种”生产专业队,奇村、嘉禾、石家庄、唐林、西高、蔚野、刘家庄等西瓜种植片区,成为镇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嘉禾香瓜、奇村西瓜榜上有名,成为奇村镇的代言,远销四面八方。镇域山区村庄以种植葡萄、苹果、桃杏、核桃为主。杨胡、米家寨的巨峰葡萄、井沟村的“大结杏”,在政策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村民致富的新途径。据资料统计,镇域水果总产量:1949年65吨、1978年544吨、1983年823吨、2000年986吨、2008年938吨,瓜果生产持续助力镇域经济发展。2016年,镇域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水果设施种植面积为542亩、果园栽培面积达到810亩。
7、蔬菜
蔬菜是镇域人们每天生活的必需品,直到20世纪50年代,镇域蔬菜种植仍使用辘轳、柳罐人力提水浇灌。村民在集体小面积菜园、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菠菜、芹菜、黄瓜、西葫芦、豆角、西红柿等传统应时蔬菜自给自足,产量有限。进入60年代初,镇域引进“铧车绞水”技术,开始使用畜力提水浇地,蔬菜种植面积和生产数量有所提升。进入60年代中期,镇域水利、电力条件全面改善,实现机井水泵浇灌,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生产队在倒茬地大面积回茬萝卜、胡萝卜、蔓菁等大宗蔬菜,满足社员冬储和腌菜需要,部分蔬菜还能拉运到外村销售,为集体增加收入。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外地蔬菜纷纷涌入,尤其反季节蔬菜更令人眼花缭乱。2016年,镇域各村的蔬菜种植能人,在政府支持下纷纷建起日光大棚,引进外地蔬菜新品,开展短、平、快蔬菜生产,并纳入政府“菜篮子”工程计划,镇域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926亩。目前,奇村镇蔬菜市场每天热闹非凡,尤其施用农家肥的“有机蔬菜”成为抢手的新宠,菜农看到新的希望。
8、辣椒
镇域种植辣椒,历来以食用调味品蔬菜看待,品种单一、产量不高、需求量也不大。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辣椒除可以满足人们“吃香喝辣”调味需求外,辣椒富含的辣椒素,更是日用化工、服装染色、船用防腐、电缆光纤防虫,以及生产生物农药的化工原料,被上升为国家战略物资的重要地位,需求量巨大。镇域平川村庄具有种植辣椒的优势,屯庄、石家庄、南高等村纷纷成立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大面积种植。目前已形成选种育苗、栽种培育、无人机植保,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管理形式,经济效益可观。2016年,镇域辣椒种植面积为2752亩。实践证明,只要各级部门加强产供销协调指导、注重研究市场变化规律,辣椒种植一定会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镇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快速增加,有部分村民盲目大面积种植辣椒,尤其种植西瓜、大葱等经济作物。一度时期以来,镇域出现部分农产品结构性过剩,直接影响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有效组织、有计划畅通产销渠道、研究经济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市场的可行性,提高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在城乡融合发展条件下,开展特色观光农业、文旅农业、休闲农业等,多样化改善镇域经济作物种植的样态,保障增产增收,成为新课题。(史志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