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重庆潼南,骄阳似火。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汇达柠檬)厂区内,飘来阵阵柠檬香气,让人精神为之一爽。
让汇达柠檬董事长代小平更加舒爽的,是公司的经营状况:上半年公司实现止损反赢;7-8月,反弹延续;9-10月后进入柠檬产业旺季,增势必将加速。
智能化改造花费超亿元
值得吗?
“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这条标语印在汇达柠檬多个车间的大门上方,特别醒目。
“咕噜咕噜……”,汇达柠檬的鲜果车间内,一个个浅黄色的柠檬整齐有序地滚过智能化分拣线,不时有一两个被抛进旁边的凹槽。“这几个没达标,要么偏大,要么偏小。”汇达柠檬副总经理徐小玲笑着说,“有的长相丑了点,有疤痕或颜色偏青。”
这一切,不靠人手来操作,也不靠人眼来判断,全由智能系统当裁判——每个柠檬重量多少、品相如何,都要过关。
“以前的分拣线是人工+半自动模式,每小时顶多能分拣10-15吨。而且在品质上,还会受到工人的手感、眼力等因素影响。”鲜果部车间主任代琼英说。
所以,尽管购置这条智能化分拣线花了4000多万元,但代小平认为值得:一是生产效率提高了1倍以上,每小时能分拣30吨柠檬;二是更能保证品质,智能系统给每个柠檬称重,过大或过小的果子都会被筛选出去;三是果子的品相更好,有没有疤痕、颜色正不正,都逃不过智能扫描系统的“法眼”。
像这样的智能化改造,汇达柠檬还有很多:一条每小时生产1.2万瓶柠檬瓶装饮料的智能化生产线,8000多万元;一条每小时生产2万个拉罐饮料的智能化生产线,2000多万元……
代小平透露,今年他们还拟购置一条料理汁智能化生产线,最终达到10条智能化生产线的规模。
一年研发投入6000多万元
亏不亏?
汇达柠檬的厂区内,设有一个柠檬产业研究所和一个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中心,十几名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在专注地工作,一大堆仪器设备环绕其间,让人仿佛置身大学或科研院所的化学实验室。
而在柠檬博览馆大厅,一长溜牌匾更引人瞩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来华留学创新实习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汇达柠檬员工总数仅218人,科研人员却有40多人,占比超过20%。”代小平说,企业的研发投入呈逐年增长趋势,如今达到一年6000万元左右。
“正因为提前研发出一批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并提前布局了生产线,企业才有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有机会开拓新市场,有可能渡过难关。”代小平说,疫情期间,柠檬鲜果销售受阻,精深加工产品却畅销起来,后者的附加值比前者高10倍,从而轻松弥补了损失。
此前,汇达柠檬精深加工产品与鲜果在销售总收入中的占比为2∶8。如今,二者的占比为8∶2。
8月26日,汇达柠檬鲜果车间,智能化分拣线正在运转
疫情导致海外市场萎缩
怎么办?
柠檬产业旺季尚未到来,但在一个宽畅的车间里,却是一派忙碌景象:运输小车来来往往,几名工人正在检查一大堆码得整整齐齐的纸箱。
“他们正忙着完成电商订单。”徐小玲介绍,现在电商订单每天7000-10000单,如果有促销活动,能达到每天2万-3万单。
深度融入电商时代,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也是汇达柠檬实现逆势增长的秘诀之一。
多年来,汇达柠檬的销售主渠道一直是出口,产品畅销欧美、中东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在销售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0%。但疫情暴发导致海外市场出现萎缩,一季度汇达柠檬的销售呈断崖式下滑。
“幸好,市农业农村委、市对外经贸集团和潼南区委、区政府不断给我们牵线搭桥,建议我们调整销售策略:国际市场不能松、国内市场新拓展。”代小平说,当前,除了巩固既有欧美、中东等市场,公司正在积极开拓东盟市场;国内市场方面,则从沿海地区为主转为向全国拓展。
4月起,汇达柠檬的销售逐月复苏,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其中国内市场占到50%。
“2019年汇达柠檬实现产值24.6亿元,销售收入21.3亿元。如今,公司在杭州新设了一个电商总部,正在国内布局7大营销中心,发展势头持续向好,预计今年产值能上3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代小平信心满满地说。(付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