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好,水稻的长势也很好,下个月收割,机器也能下田来,方便又快捷。”7月22日,记者在石龙镇合路村看到,一块块工整的农田接连交错,从高处望去,梯田与田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当地农户刘民海正在为农田防治病虫害施药。
据刘民海介绍,过去这里田地稀疏,不好耕种,许多地方农机无法下田,多亏有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推进,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现在的农田已并小为大,通往每一块农田的道路上都建设有互联互通的机械化耕作道路,配套了生产管理道路、排灌沟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村民对学会使用农机种田发展生态农业致富的热情和积极性比原来提高了许多。
刘民海嘴里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便是巴南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科技技术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区农业农村委介绍,巴南区作为丘陵地区,多是坡地地形,以前的农田都是不成规模,再加上地块形状不规范,一些小型农机也无法完成全机械化作业,种植收割多数靠人力。为了解决农机下田难的问题,区农业农村委围绕“藏粮于地”战略,遵循农田建设项目“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整村整镇推进”的原则,结合巴南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农田宜机化为重要措施之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巴南区粮油产业机播、机耕、机收水平,今年将实施2.54万亩,分别在一品、龙洲湾、石龙、莲花等镇街。
据悉,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有助于农民的种植,省时省力省钱的同时,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实现旱涝保收,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生产能力,同时也保障了粮食安全。
同时,为了积极利用科技助力农业发展,近年来,巴南区积极推广粮油作物抗灾生产技术、稻田综合利用高效技术、绿色特色高效生产技术、茶树良种扦插繁育技术、瓜类蔬菜长效栽培技术等一批先进高效农业技术,引进黑长茄、春帅丝瓜、蜂糖李、脆红桃等优质果蔬品种40余种,全区茶叶产量从3010吨增长到3250吨,增长8%;水产养殖单产737.1千克/亩,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3.7%;宜机化改造后每亩稻田生产成本降低了约420元。
此外,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全区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产业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专业种养加能手、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等建立对象数据库,并积极开展培育,不断壮大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