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定制化金融服务为“牛经济”护航

2024-04-16 15:05来源:毫州新闻网编辑:赵书煜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撑。2023年以来,亳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围绕“秸秆变肉”工程、肉牛振兴计划,引导全市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持续加大金融要素保障力度,将设立基金、融资担保、保险补贴和贷款贴息等金融领域相关工作列入加大政策支持范畴,为肉牛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截至2023年末,全市牛类产业贷款余额18.59亿元,规模居全省第1位,较2022年增加11.38亿元,增幅达157.84%。

专属金融产品助力“牛经济”

利辛县是全国闻名的黄牛养殖大县,也是皖北黄牛养殖“金三角”之一。一直以来,由于缺少传统的抵押担保物,该县养牛企业存在着“融资难”问题。去年以来,这个难题在利辛农商银行创新发放的“金农畜牧贷”支持下,得以有效解决。

这是一款肉牛产业发展专属金融产品。

第一个享受到“金农畜牧贷”便利的是利辛县王市镇马兴亚家庭农场。 “太感谢咱农商银行了,你们发放的畜牧贷,真正解决了我眼前的难题。”日前,当利辛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将贷款资金送到农场负责人马兴亚手里时,他连声表示感谢。

马兴亚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利辛县出台了一系列黄牛养殖优惠政策,镇里也专门为他的家庭农场划拨了土地。正当他为建牛棚缺少资金发愁时,银行工作人员就上门服务来了,这真是雪中送炭。

马兴亚家庭农场现有肉牛存栏320头,年收入能达到700万元。得益于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和金融部门的双重加持,马兴亚家庭农场谋划多年的发展蓝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银行发放的这笔300万元贷款,我准备分两块用。一块用来扩大牛棚规模,另一块准备继续购进优质牛苗。初步估计,建成后的肉牛养殖规模至少比现在扩大一倍。”

走进位于利辛县阚疃镇的安徽省善德畜牧有限公司,牛舍里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见到记者一行,养牛场负责人任景利伸出粗壮的大手,指着牛棚介绍,“一个棚子有400多头牛,主要品种是西门塔尔、利木辛。目前养牛场已经建成了十几个牛棚,存栏约5000头,随着剩下牛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年出栏肉牛可达1万头。”任景利告诉记者,县里拿出了真金白银支持养牛,建厂有贴息贷款,牛舍有补贴,养牛又有“活体贷”,还能上保险,“前不久一头1000多斤的大牛病死了,保险公司赔付了一万多元哩。”

位于利辛县望疃镇的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国都小有名气。“县里大力支持肉牛产业发展,企业的用地、融资难题都得到了解决,我们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公司董事长高亚成表示。

据统计,2023年,全市金融机构共创新开发52款金融产品,其中肉牛产业发展专属产品5款,金融活水源源不断精准滴灌,为我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头“活体牛”最高可贷9000元

对于小型养殖户来说,融资更是发展路上的一道坎。

“前一阵子养殖场急需资金周转,通过参加镇政府组织的交流会,我获得了50万元的银行贷款,解了燃眉之急。”利辛县张村镇镇南村肉牛养殖户凡春芳说。

张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镇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对接会、交流会,邀请银行、养殖户共同参加,解决了多家养殖户的实际困难。

走进位于利辛县孙庙乡孙庙社区的范东辉养殖场,一头头西门塔尔牛正欢快地进食饮水,范东辉忙着添料加水,心里美滋滋的。今年55岁的范东辉是脱贫户,在镇村帮扶和政策支持下,走上了肉牛养殖之路。

范东辉的牛舍占地120平方米左右,加上附属设施建设,共投资20多万元,可以容纳70多头肉牛。随着养牛规模的壮大,范东辉的梦想也更大了,他想养更多的牛。“目前已是满栏状态,想要养更多的牛,只能建新的牛舍,但我们缺少资金。”范东辉说。

让范东辉高兴的是,利辛县去年启动了“秸秆变肉”工程。“秸秆变肉”工程的一项政策是实施“政银担保”联动,支持银行开展“活体贷”业务,每头牛可贷款金额提高至保险额度的90%,其贷款利息由财政给予50%补贴。“银行给我授信50万元贷款,利息只有2厘多,真的太划算了。”范东辉说。

孙庙社区的养殖户范杰、汝利夫妻,曾因没钱买小公牛而发愁。“活体贷”政策让他们的资金难题迎刃而解。

“根据‘牛十条’里的‘活体贷’政策,一头肉牛最高可以贷款9000元,我们获得了最高100万元的银行贷款。”汝利说,不仅如此,贷款利息也很低,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

亳州市鼓励银行机构开展“活体贷”业务,每头牛可贷款金额提高至保险额度的90%,对贷款养殖肉牛的,财政给予50%贷款贴息;实施“政银担保”联动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将符合条件的“活体贷”纳入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到2023年末,全市牛类“活体贷”余额达3.77亿元。

10亿元基金支持肉牛全产业发展

2023年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通过全方位金融服务、全周期金融产品、全覆盖信贷投放,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肉牛产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末,全市牛类产业贷款余额18.59亿元,规模居全省第1位,较2022年增加11.38亿元,增幅达157.84%,其中牛类“活体贷”余额3.77亿元,规模居全省第2位,较2022年增加3.68亿元。

全方位落实金融服务。全市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肉牛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育肥牛、基础母牛、种公牛股权投资及肉牛全产业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开展肉牛政策性保险,推动设立肉牛特色农产品保险,提高农户投保意愿,每头牛最高保险保额为15000元,保费500元/头,财政贴息80%、养殖场(户)自缴20%。

全周期创新金融产品。2023年11月,下发《亳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评价办法》,设“优秀”“良好”2个等次,对银行机构金融创新进行专项评价,并鼓励引导银行机构推广“活体贷”业务,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评价时予以加分,最大限度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产品,加大对肉牛产业发展支持。常态化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面对面了解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规模肉牛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融资诉求,银行机构现场对接、答疑解惑,在帮助企业制定完善融资方案的同时,推动银行机构创新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及时解决融资问题。

全覆盖推动信贷投放。2023年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推深做实金融“五进”融资服务走访工作,组织5377名宣导员,深入乡村、园区等大力宣传肉牛养殖政策,全面摸排肉牛养殖户融资需求。下发《关于强化肉牛养殖主体融资对接加快推广牛类“活体贷”业务的通知》,引导各县区及银行机构对照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户,全面对接、重点支持,综合运用保险增信、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政策,优先满足贷款需求,力争融资需求全覆盖。(汝平 李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