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亩金色的麦田里,15台联合收割机呈“雁阵型”排列作业。机声隆隆,蓝天白云,风吹麦浪,空气中充满新鲜粮食的味道。这是7月16日举行的2024年巴彦淖尔河套硬质量小麦开镰节的现场场景。开镰节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万亩硬质小麦示范园举办,小麦种植户、临河区居民和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欢聚在此,共同庆祝新麦收割。
现场还举办了“河套有麦田麦收体验”活动,来自当地的15名种粮能手参加了割小麦、捆小麦接力比赛。头戴草编遮阳帽、身着白色半袖衫、腰系红色参赛绸,憨厚朴实的庄稼汉子在人群中格外显眼,骄阳下,他们手持镰刀,严阵以待。“预备——开始!”随着一声令下,只见参赛选手弯腰俯身,一手把麦,一手操镰刀,放下一把,又割一把,动作迅捷,一气呵成,3~5分钟工夫,10多米长的麦子地里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大家你追我赶,现场好不热闹,欢呼声、呐喊声在观赛人群中此起彼伏。
“多年不割了,手都生了。”刚刚比赛完的光明村村民楼美林喘着粗气说,“从前割麦子30亩地一家人齐上阵,咋也得割半个月,现在收割机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全割好了。”
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过去依靠人力用镰刀收割麦子的场景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人工割麦不再作为一种劳作形式存在,而演变为一种“文化仪式”,成为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成为对在土地上流血流汗的劳动人民的致敬。“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馒头是怎么来的,甚至不知道麦子什么样,通过这种方式也是希望让年轻人看看过去小麦怎么割,能知道种粮不易,珍惜粮食。”狼山镇光明村党支部书记郭成刚说。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地力比从前最少提升了两级,小麦单产也提高了。2022年开始,我们这里规模化种植小麦,亩产达到1100~1200斤,农民的收益得到了保障。从前地块不成型,方的圆的三角的都有,大型机械进不来,很多地方需要人力,农民很辛苦。项目建成后,渠也通了,路也宽了,全程大型机械作业省了很多人工,国家补贴也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郭成刚说。
据了解,该园区种植小麦1.04万亩,其中单种6200亩、小麦套玉米4200亩,辐射周边村组种植小麦5万亩,统一种植“巴麦13号”。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闫文芝说:“‘巴麦13号’是西北春麦区国审中优质强筋品种,适合在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区种植。该品种产量高,2017年推广以来,在巴彦淖尔市相关地区平均亩产1000斤以上,较本地主栽品种‘永良4号’亩增产100斤以上,2023年创造内蒙古小麦高产纪录亩产1366.82斤,是小麦单产提升首选品种。”(李昊 郑力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