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野生菌资源丰富。当前云南正处于雨季,是野生菌生长的旺盛季节。云南当地一些旅行社和户外俱乐部,每人收费100到200元,组织游客上山 “沉浸式采蘑菇”,主打在徒步、研学的过程中加入采菌玩法,同时科普野生菌知识。有户外工作室表示,今年6月带了70多个团400多人,7月更加火热。该工作室仅6月收入就已近20万元,预计6-8月总收入能到40万元。
不可否认,“沉浸式采蘑菇”活动为旅行社和户外俱乐部增收开辟了新赛道,也为游客带来新颖别致的休闲旅游体验,不失为好创意。游客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林中,亲手从泥土中拔出一朵朵鲜嫩的菌子,无疑非常解压,也富有成就感。因此,“沉浸式采蘑菇”这一全新的休闲旅游方式迅速走红,受到不少年轻人的热捧。
然而,任何新生事物的兴起都伴随着挑战与问题,商业化采摘野生蘑菇活动也不例外。
过度采摘野生菌可能会破坏野生资源。云南的野生菌资源虽然丰富,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序的、不规范的采摘行为很可能会导致某些珍稀菌种灭绝,进而破坏整体生态环境。
非专业的采摘活动也存在极大风险。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在外观上往往难以区分,非专业、无经验人士很难准确识别。一旦误采误食有毒蘑菇,后果不堪设想。
非成熟的旅游休闲路线往往存在安全隐患。山林地形复杂多变,多雨季节山路湿滑,容易发生意外。尤其是未经开发的路线容易发生滑坡、迷路、跌落等风险。一旦发生意外,游客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更重要的是,商业化野采蘑菇活动还可能与当地村民争夺资源。常言道,靠山吃山。山上的野生菌是当地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果大量游客涌入山林采摘野生蘑菇,无疑会挤压村民的生存空间,影响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沉浸式采蘑菇”等商业化采摘野生菌的行为,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商业化采摘野生蘑菇活动实施资格许可,限制采摘人数,明确采摘范围、时间和方式,防止过度采摘和破坏野生蘑菇资源。同时,应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辨识毒蘑菇的能力,确保采摘活动安全可靠。此外,还应积极开发成熟的旅游休闲路线,提供必要的救援设施和服务,降低游客发生意外的风险。
商业化采摘活动还应照顾当地村民的利益,与当地村民形成良性互动。可以探索建立合作机制,让当地村民充当向导、从事救援以及指导采摘,这样既保证了游客的体验质量,又保障了村民的经济利益。总而言之,只有通过政府的监管引导、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及游客的依法采摘,“沉浸式采蘑菇”这一新兴玩法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王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