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蓝莓、草莓、榴莲等水果纷纷传出降价消息,部分品种价格对比去年同期甚至“腰斩”;不久前,“阳光玫瑰”和车厘子有序进入市场带动价格持续走低,同样备受关注。各地消费者能否加快实现“水果自由”?
看总量,果农是最大的功臣。原本号称“水果皇后”的蓝莓,经国内扩大种植后走进各级商超,价格不再“高冷”,更加香甜可人。“麒麟瓜”从过去的稀罕水果,到如今引入大棚,建成产业园,一年四季供货不断,带动多地经济发展。被称为“葡萄中的爱马仕”的“阳光玫瑰”,从动辄百元降到几十元甚至十几元一斤,背后是国内超百万亩的种植面积在“霸气定价”。积极引种特色水果和外来品种,既鼓了果农的钱包,也满足了食客的味蕾;果农和果商深度融合,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程度提高,确保了单价降低、收益不减、质量更优。
看来源,仓储物流和冷链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损耗,让部分“娇贵”的水果得以跨越山海;电商和直播等新模式,更确保了优质产品能够精准对接到市场和消费者。广州南沙港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车厘子、榴莲进口口岸,累计超过10万吨车厘子在这里“集合”。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水果进口的“大户”,绿色通道建立、准入条件放宽、通关便利化提高,这场“市场争夺赛”让进口鲜果更具性价比,也带动全球水果生产国共享“甜蜜机遇”。
看结构,实现“水果自由”只是阶段性目标,更要进一步追求“水果满足”。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体呈现质优价廉的同时,不同品质水果的价格差异仍然存在,同样是“降价”,有的品种是主动“让利”,有的则是被动“跳水”。“宁咬仙桃一口,不食烂杏一筐”,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深刻影响着市场的竞争逻辑,仍需持续调整供给结构,增加中高端产品供给,努力把优质产品的价格“打下来”。此外,合理调控水果市场供给量,确保平价水果季节供应不间断,最大限度减少恶劣天气对水果售价的影响,也可降低种植和经营存在的风险,实现果农和消费者的共赢。
“水果降价”是短期的喜讯,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正常调节;“水果自由”“水果满足”则是长期的追求,是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期待。多措并举保障各地消费者的“水果自由”,满足多样化的水果需求,也正是提振消费信心、激发经济活力的有力举措。(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