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也分三六九等了?最近不少上海人注意到,一些饮品的售卖页面、产品包装、货柜等场景出现了营养分级标识。
这一做法源自3月26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的一个新规:为引导公众健康饮食,该中心研制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上海开始试行。该分级标识通过ABCD四个等级,综合反映饮料中含有的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情况,从A到D级推荐程度递减,帮助消费者避开高糖饮品。
近年来,高糖饮食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上海试行饮料营养分级标识,让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饮料中的含糖程度,算是与此形成了一种呼应。
事实上,当前不少奶茶饮品在消费者下单时也往往会有全糖、半糖、不额外加糖等选项。而试行饮料营养分级标识,则是依据更明确的等级,从源头上进一步唤起消费者对于食品含糖量的关注,并方便选择。
据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类似上海的标识体系在业内俗称为“FOP”(包装正面标识),是营养信息的一种展示方式,在国际上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如2022年年底,新加坡就已正式实行饮料分级制度,并于去年6月30日又发布了补充措施,将饮料分级的适用范围从预包装饮料扩展到现制饮品等更多品类。这项饮料营养等级制度强制要求上架饮料都要按照所含有的糖分和饱和脂肪分为4个等级,并贴上对应等级标签,其中被列入D营养等级的现泡现榨饮料不得打广告。
相对于现有食品包装上所标注的营养成分表,“FOP”除了对食品进行了明确的分级,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将使用图形等直观形式,在食品包装正面展示相关营养信息。这契合了更多人追求膳食均衡、合理营养的需求,给消费者快速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食品提供了更直观的参考。
不过,关于该制度的合理性及其现实价值,在业界也还存在一定争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本身存在局限性。如钟凯指出,评价型FOP本质上是用有限的几个参数和算法给食品分出高低,而食品成分复杂,不同类别食品的定位和营养属性差异非常大。像饮品的规则没法用在饼干蛋糕、饼干蛋糕的规则没法用在调味料,等等。也就是说,拿B级的蛋糕和C级的饮料比,这本身可能就不科学。有网友发现,市面上部分纯奶产品的营养等级竟然低于果汁、汽水,就引发了一些质疑。因此,针对不同品类的产品,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分级方式。
另一方面,相应的消费者教育,或者说食育必须跟上,否则容易带来一些误导。比如,依据营养标签评估出的不同营养等级,并不能直接与产品质量的优劣画等号。而更在于给人们提供多吃或是少吃的合理膳食建议,关键还是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理情况和营养需求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如果仅仅根据营养等级就把C级、D级饮料贴上“有害”“垃圾食品”的标签,这不仅不科学,对食品企业来讲也未必公平。另外,消费者在比较不同营养等级的饮料对健康的影响时,也要建立在定量的基础之上,并不是只要是A级饮料,就可以无限“续杯”。
综合各方意见来看,上海试行饮料营养分级标识在现阶段更多是发挥一个探索的价值,其后续是否要大面积推广,甚至走向全国,还需要根据试行的现实反馈,包括企业、消费者等,给予全面的评估。同时,在试行过程中,相应的消费者教育也要作为一项重要配套予以重视。(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