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头圆脑、浓眉大眼、黑白分明……一碗“熊猫汤圆”上桌,憨态可掬的模样引得食客们纷纷掏出手机“先拍为敬”。轻轻咬上一口,软糯香甜的口感更把人们的味蕾轻松征服。
“熊猫汤圆”是“中华老字号”赖汤圆结合成都地域特色和年轻人消费偏好推出的一款创意产品,如今已经成为其线上线下销售的“人气王”。2023年,“熊猫汤圆”累计卖出70万颗,销售额达到180万元。
创始于1894年的赖汤圆,因其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而深受成都人喜爱,经过百年传承,不断演化创新,现已成为盛名在外的成都名小吃。
“不管是一颗汤圆,还是一个抄手、一块豆腐,我们都保留了传统制作技艺,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我们也通过跨界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响应。”拥有赖汤圆、龙抄手、钟水饺等九家“中华老字号”的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董事长胡家凤说。
“老字号在政府支持和自身努力下,正逐步成为‘国潮’消费的中坚力量。”四川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处长杨妮说,“通过创新发展和积极参与市场,不少老字号成功转化为现代消费者喜爱的‘潮品’,展现出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新面貌。”
“五一”假期,成都博物馆大排长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仅被馆内丰富的文博展品吸引,也对一系列惟妙惟肖的文创产品充满兴趣。在该馆的“中华老字号”天和银楼展销区,一件件精美的金银纪念品受到大家热捧。
天和银楼是成都的老牌子,目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市级传习所。“传承‘老手艺’,不是守着老的东西不放。”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天和银楼总经理田世强说,老字号也要有新思路。
近年来,天和银楼在做好传统金银饰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文创业务,尤其是与多家博物馆合作,打造了系列设计与艺术、经典与时尚、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金属饰品和工艺品,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和充满想象力的年轻人一起搞创作、搞设计、搞生产,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田世强说,公司还引入了3D打印生产设备,很多天马行空的创意都能落地到具体产品上,如果完全依靠传统技艺是无法实现的。
目前,四川有“中华老字号”和“四川老字号”品牌共125个。凭借“老”的底气和“新”的创造,这些老字号纷纷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先市酱油打造集旅游观光、美食品鉴、户外研学于一体的商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新建智能生产基地年产值有望突破60亿元,实现“小酱油大产业”。张飞牛肉全方位布局“线上+线下”市场,积极拓展新媒体营销渠道,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58.2%。
杨妮说,四川已经建立了老字号的梯级培育体系,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强老字号发展活力,提升品牌影响力,让老字号成为带动品牌消费、“国潮”消费的“顶流”。(胡旭 卢宥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