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老牌焖锅品牌黄记煌想重启新生。
5月22日,黄记煌举办20周年品牌发布会,公布视觉、产品以及消费场景等焕新升级计划。产品方面,黄记煌表示将探索小食、甜品、饮品等关联品类,并将会根据时令推出新品,如“青花椒牛蛙焖鸡锅”“黄金榴莲焖锅”等;消费场景上,黄记煌为满足“一人食”及多人用餐场景,计划推出6寸、9寸和12寸锅。此外,黄记煌还推出了全新IP“黄小煌”。
黄记煌成立于2004年,第一家门店在北京玉泉路开业。2020年,黄记煌以约1.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的价格被百胜中国收购。目前,黄记煌全球门店总数超过600家,覆盖了200多个城市。
百胜中国必胜客总经理蒯俊在发布会上表示,“黄记煌将以加盟商的网络资源和中餐餐饮研发能力为基础,借助百胜中国的规模和系统能力,焕发黄记煌品牌力,夯实产品力,赋能数字化能力,并积极拓展海外布局”。
黄记煌近年来的状况并不算好。
在被百胜中国收购之时,其官网资料显示经营店面已达640余家,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并已进驻海外市场,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开设了10余家门店。
单就规模而言,黄记煌这些年有所缩减。
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黄记煌客单价在79元左右,近90天内开店31家,同时也新关了20家。在城市等级分布上,黄记煌在一线城市仅有38家门店,占比5.86%,其中大本营北京有26家。而在一线城市以外,黄记煌在三线城市开店最多,有170家门店占比达26.23%,此外新一线城市门店有140家,占比21.6%。也就是说,黄记煌这些年在下沉市场深耕。
某种程度上,黄记煌是早期中式餐饮高度标准化的代表。
黄记煌的餐厅没有厨师,所有食材放在一口焖锅里,端上餐桌上的电磁炉,焖上几分钟,倒上烧制好的酱汁,便可食用,整个过程完全呈现在顾客面前。黄记煌把这种烹制方法总结为无厨师、无油烟、无原材料重复使用的“三无理念”。
并且它也早早建立了一套供应链体系。
据其官网介绍,北京黄记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各直营店、加盟店所需各类专用物资及专用调味品的营销与配送。北京黄记煌生产总部负责生产加工黄记煌专用调味品,具备供应全部店面所需黄记煌专用调味品的生产能力。除了提供给加盟商,这些调味品也通过电商和线下零售渠道,以“一汁成菜”的品牌进行零售,直接面向家庭市场。
凭借标准化的产品体系以及无厨师的特点,黄记煌在加盟模式下迅速扩张。
官网资料显示,2004年第一份餐厅加盟协议签署生效,品牌正式走向市场;2009年,黄记煌投产专用调味料生产基地;2013年,黄记煌正式进军海外市场,在澳大利亚悉尼开出第一家餐厅。到2017年,黄记煌门店数量达到619家,其中中国内地占601家。
2017年8月,黄记煌的母公司煌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煌天国际”)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当时,该公司旗下还有2016年全资收购的港式甜品品牌许留山。只是时迁事移,上市未果后,黄记煌在2020年卖身易主,许留山在疫情中消失。
黄记煌的沉寂早有预兆。
煌天国际递交的招股书披露,黄记煌的营收在2014年为4.17亿元,2015年达4.99亿元,但在2016年降为4亿元。煌天国际将2016年的下滑归因市场竞争、餐厅销售额减少所致。
2014至2016年,黄记煌单店每日销售的焖锅数分别为93.1、80.8、66.6;单店日销售额分别是1.6万元、1.5万元、1.3万元;翻台率分别为1.5、1.3、1.1,下滑明显。此后,黄记煌再无对外公布业绩情况。
在黄记煌被收购之时,百胜中国曾对外表示,收购黄记煌是对现有业务的补充,加强了其对中式餐饮的布局。百胜中国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来拓展这家中餐连锁的业务。
对百胜中国而言,在收购火锅连锁品牌小肥羊、推出中式快餐东方既白均告失败的情况下,高度标准化的黄记煌或许展现了其契合西餐管理体系的可能性。而在走出疫情后,百胜中国操盘下的黄记煌似乎也开始不断寻找新增点。
比如在门店上,黄记煌不断探索面积更小、加盟门槛更低的模型。
其公众号资料显示,对比2022年,黄记煌新店2023年租金占比大幅下降,新店面积通常在150-200平方米,既保证了足够的经营空间,又避免了资源浪费。另据官网资料,目前黄记煌店型还有100-150平方米的一人食门店。其单店投资准备金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面积在150㎡以下的店面,投资准备金在人民币60万左右。对加盟商而言,这是具备一定吸引力的选择。
但在强调性价比的时代,热度早已退去的黄记煌还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比如最近呷哺呷哺对新菜单的套餐价格下调超过10%,并也一直在尝试调整门店模型,包括缩小门店的面积和单店投入,以提升餐厅的坪效和缩短门店的投资回报周期等;海底捞的人均消费水平达到99.1元,并不断进行孵化嗨捞火锅、苗师兄香锅等尝试。
人们的选择太多了。(卢奕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