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的村民们抢抓农时忙农事。“以前,这里都是滂湖田,种植水稻比较困难,就流转给村民养殖龙虾。在县纪委的推动下,现在滂湖田恢复成耕地,由村里统一流转,为村集体增收近3万元。”云峰村党总支书记彭彩霞介绍,为方便村民耕种,政府还完善了排水灌溉等配套基础设施,派驻农技专家指导村民耕种,目前,该村已有120亩耕地恢复种植水稻。
今年来,衡阳市纪委监委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把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纳入监督执纪的主要内容,建立“列出清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追责问责—整改回访”监督闭环机制,让“良田”回归“粮田”。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乡村,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照图斑逐个查对,及时发现问题,梳理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实行“室组地”联动监督,并抽调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精干力量参与督查,对发现乱占耕地及抛荒现象等现场交办、快查快办。还实时追踪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提升专项行动质效。
“监督闭环环环相扣、依次递进,推动问题线索迅速整改到位。同时,我们还督促各部门落实制度‘补丁’机制,及时堵塞制度漏洞,完善监督闭环机制。”衡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来,当地“关于推进‘非农化’‘非粮化’整治三条断然措施”“严格耕地保护若干措施”“落实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三条措施”等制度举措陆续出台,不断加固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的制度“堤坝”。
衡阳市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以来,全市通过“监督闭环”督促约3000亩土地恢复种植水稻。(徐德荣 谢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