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重阳登“糕”百事高

2023-10-20 10:43来源:齐鲁晚报编辑:王艳丽

中国的节日多,每个节日吃什么都很有讲究,重阳节吃什么?近来见清代画院的《十二月月令图·九月》,在描写重阳活动的系列画面上方,有几人携带菊花酒和重阳糕等美食,登上悬于半空岩台的描绘,表明了重阳糕作为重阳代表符号,成为登高望远的核心食物。

重阳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在民间流行登高、赏菊、插茱萸等节俗活动。其中登高是重阳节重头戏,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主要包括登山、登塔、登楼、登阁、登台等。登高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中记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可见,重阳节的登高习俗在西汉就已经形成。至于重阳为何登高,据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中的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月登高饮酒,妇女佩茱萸囊,盖始于此。”此说虽具迷信色彩,其故事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重阳登高“辟邪祈福、消祸求平安”的寓意却流传了下来。正如宋人方勺所释:“九九极阳,阳极转阴,登高为调阴转阳也。”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在这重阳之日,古人以登高调和阴阳,防御百病,渐成风俗。由此,也派生出吃重阳糕的传统习俗。重阳登高,“糕”与“高”同音,亦有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吉意,所以这天民间以吃“糕”行登高之俗。也因受都市地貌的限制,尤其北方一些地区,欲登高避祸或无处采集茱萸,故以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纸旗代替插茱萸,用意则仍在避祸。

追溯重阳糕历史,早在《西京杂记》亦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何谓蓬饵?饵是一种糕饼,蓬是一种黍米,蓬饵就是重阳节吃的重阳糕。重阳糕在民间流行,应该说是从唐代开始的,据《唐六典》和唐《食谱》等书记载,唐代重阳节有麻葛糕、米锦糕以及菊花糕,《文昌杂录》中亦说:“唐时节物,九月九日则有茱萸酒、菊花糕。”这在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题糕”典故也可引证,据《邵氏闻见后录》载,刘禹锡作《九日登高》诗时,其中欲用“年年上糕处”之句,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只好写成“年年上高处”。后被宋朝词人宋祁开玩笑说:“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代豪。”

到了宋代,随着重阳节习俗的流行,吃糕才演变成为重阳的专有食品。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记述:“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又糜栗为屑,合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又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橙玉榴小颗,名曰‘春兰秋菊’。”可以看出,宋人制作重阳糕花样繁多。吴自牧《梦粱录》卷五记临安(今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阳糕’。”这象征引领军队的旗帜,插在糕上,曰“重阳旗”,即寓意人吃了重阳糕就代表登上了高山。后人在《金陵岁时记》中另有释义,重阳旗以五色纸缕为花纹,中嵌“令”字,本指皇家令旗,吃罢重阳糕,将令旗插门楣,或竖立院中间,竟称庆贺重阳、辟邪祈福。而且这重阳糕装饰动物,还有多种吉祥物。南朝梁宗懔《岁时记》云:长安“民间九月九日,以粉面蒸糕,上置小鹿数枚,号食禄糕。”后留下“扶风鹿糕京城走”的美誉。陆游在《壬子九日登山小酌》诗中,还提到一种“彩猫糕”:“老怀多感惊佳节,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脍齑中橙尚绿,彩猫糕上菊初黄。”由此可见,宋时糕之佐料饰物的吉祥表达已是丰富多彩。

到了明清时期这一习俗更为普及。《帝京岁时纪胜》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识。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不但满足口舌之欲,也是重阳节馈赠他人的上好佳品。清人杨静亭在《都门杂咏·论糕》中描述道;“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且随之民俗流行还在增添新的内涵寓意。山东老济南的重阳节,亦称女节、女儿节,这天,嫁出去的闺女要回娘家吃花糕,即日还行“搭糕”之俗。明代谢肇制在《玉男俎》中提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女儿头额,祝女儿百事俱高。”京津一带,据1931年版的《河北省天津志略》一书中也有下列记载:“九月初九为重阳节,登高作北斗会,居民多食羊肉火锅,又食糕,盖以麦粉为糕,置枣栗糖果于上者也,父母必迎出嫁女同食之,故亦称女儿节”。届时,一般家庭所做的重阳糕,多为三层,上下两层,中间再夹一层黄色面粉所做的菊花。富贵人家要做九层糕,像座宝塔,糕点上面插上小彩旗并饰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上海《图画日报》的配画诗中曰:“重阳须食重阳糕,片糕搭额愿儿百事高。此风不自今日始,菊糕滋味殊堪饱老饕。”在重阳的清晨,家长把重阳糕切成薄片,贴到小孩的额上,再喊三声“愿儿百事俱高”,用以祝愿儿童健康,顺利成长。这也是上海及江浙一带保存的重阳古风。(卢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