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过,秋意正浓。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望洪镇前渠村的温棚里,葡萄早已采收完毕,但永宁县德合众邦鲜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茂文却没闲下来。
上午10时许,几名村民找上门来,向杨茂文讨教新品种葡萄的剪枝技术。杨茂文拿起修枝剪,边干边讲,一直忙到中午时分才歇下来。这几年,他已习惯了这种情况。
望洪镇在黄河之畔,灌溉便利,光照充足,是永宁县的农业大镇。十几年前,部分农户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建温棚、种葡萄,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然而,随着葡萄品种老化和同质化问题显现,当地葡萄售价持续走低,产业出现没落趋势。
近年来,宁夏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在此过程中,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成为农业发展重点,望洪镇的设施葡萄产业也迎来转机。
“过去村民种的葡萄没特色,碰上行情不好的年份,商贩都不愿来收。为了不让葡萄烂在棚里,村民只能用三轮车拉着葡萄走街串巷低价售卖。”前渠村党支部书记郭永兵说,这几年镇上鼓励种植户研究市场,逐步将传统葡萄品种替换为巨玫瑰、蜜光等消费者认可度高的新品种,平均每棚葡萄年收益提高30%以上。
杨茂文告诉记者,这些新品种葡萄村民以前大多没见过,在更新换代时顾虑重重。为了打消村民疑虑,杨茂文和其他种植大户率先将自家的老葡萄树挖掉,改种新品种葡萄树,并引进更为先进的剪枝技术和管理理念,让葡萄品质更好。
新品种葡萄成熟后很快被收购一空,收购价也比较高。看到了效益,周边农户开始更新品种,并主动向种植大户学习种植技术。望洪镇政府趁热打铁,通过完善葡萄种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合作社和小农户抱团发展的经营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同时发挥科技特派员、农村“土专家”等技术人才作用,加速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在望洪镇农丰村的一栋温棚里,葡萄树靠近墙根整齐地种成一排,长长的枝条沿着棚顶横摆过来,形成一道道“拱门”,枝条下有宽敞的空间供劳作通行之用。这栋温棚属于银川市科技特派员纳卫华,几年前他刚将这种名为“大冠稀植”的葡萄架式引入望洪镇时,吓到了不少种植户。
“一些种植户单纯追求产量,会在温棚里满满当当地种上几百株葡萄树,而像我这样,只能种几十株。”纳卫华说,即便如此,算起综合账,新架式的优势也十分明显。由于枝条长,单棵葡萄树上生长的葡萄串更多,产量有保障,新架式通风透光,特别适合种植优质葡萄。最重要的是,由于空间大,拖拉机等设备可以开进棚里,完成最费人力的开沟、施肥、松土等工作,将种植成本降低近一半。
试种成功后,纳卫华就成了不少种植户在田间地头的“导师”,越来越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当地葡萄种植技术加速迭代。
在政府部门、种植大户、农业科技工作者和普通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望洪镇设施葡萄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据望洪镇镇长陈兴隆介绍,目前全镇已建成葡萄温棚近1000栋,由于葡萄品质高、周边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每年吸引大批城市消费者前来采摘,平均每栋温棚每年可为农民带来经济收入近3万元。在葡萄温棚较多的前渠村,40%左右的常住人口通过种葡萄实现增收。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还很长,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打造‘望洪镇葡萄’这一品牌,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品牌农业,让农民进一步增收。”陈兴隆说。(靳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