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广州增城丝苗米何以“高端突围”?

2023-12-22 09:25来源:南方日报编辑:张玥玥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立足乡村地域特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实践中,如何通过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让农作物增产、农户增收?怎样利用地域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本期我们来解码广州增城丝苗米种植的传承创新之路。

让农户按照现代稻田生产方式科学种植,同样要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好的生态产品种植成本高、价格高,客户群体在哪里?如何让农民实现降本增收?

12月初,广州市增城区新出产的鲜米,不经过中间经销环节,直接发到了其“主人”手中。

收割前,增城区启动了“中国丝苗米发源地稻田限量定制活动”。在专业农户的托管下,“定制稻田”的收成被定时定量配送到客户家中。平日里,认购人也可以亲自前来体验农耕活动。

传统农业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截然分离,作物按季收成、一次性交易,土地产值较低。“定制稻田”作为一种现代农业新业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稻田共享、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尽量保障了农户劳有所得。

在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增城探索运用先进技术、现代装备、创新管理理念,打造丝苗米等特色农产品,是农业产业现代化的第一步。基于增城丝苗米优越的品质,小稻种亦可撬动大产业,助力当地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

筛选“当家品种”

各种谷物米类竞相涌现,如何因地制宜打出丝苗米“特色牌”?相比一般杂交水稻,增城丝苗米产量不占优势,如何以小产量占领大市场?

“近一万年前,在今增城地区就出现了稻作遗存;4500年前,增城地区的先民已实现稻谷栽培……”提起丝苗米,广州增城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增城农投集团”)农业服务部负责人骆芳芳如数家珍。

丝苗米是一种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南方优质籼稻,米粒尖细、米泛丝光,故而得名。丝苗米的口感独特,然而,它的产量在众多米类中并不高。

“一般情况下,杂交水稻亩产量可达1000斤,但丝苗米仅有600斤—700斤的亩产量。”增城区龙新村村民莫丽贤回忆:“很多‘老广’都说,以前要吃到好的丝苗米,只能直接到农民家购买。”受限于产量,高端丝苗米一度未能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无法取得这项“身份证”,意味着难以形成大面积种植推广。

“如果说,高产量的普通杂交水稻解决了‘吃饱’问题,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升级,丝苗米就要着眼解决‘吃好’问题。”骆芳芳提到,“这既是增城丝苗米的独特竞争力,也是丝苗米获得更广泛认可、推广的基础。”

增城的科研人员从一千多种材料中优中选优,筛选品质好、口感佳的丝苗米品种试种。最终,选育出分蘖较强、产量较高、株型较好、抗病性较好等综合性状更优的品系——增科新选丝苗1号。

“新选的丝苗1号比以往的增城丝苗品种谷粒外观更细长、金黄,米粒也更长,蒸好的米饭更柔软适口,润滑的感觉更突出。”增城农科所所长、高级农艺师刘成枝介绍,丝苗1号的成功选育,让增城丝苗米的品种品质实现了迭代升级。

近年来,凭借其极佳的“食味”,增科新选丝苗1号屡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随着声名鹊起,在政府的指导下,增城地区部分稻田开始推广试种该品类丝苗米。

增城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现代农业的要义首先在于农业新品种的应用,能极大地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其次是电力的发展,提高了对农业用水的调控能力;再次是农业机械化,既解放了劳动力,也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避免人工抢种抢收、自然烘干造成的粮食损失;同时,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开启秧苗生长“加速度”

育种之后的种植阶段,高端化的丝苗米品种怎样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加持下,实现管理降本、产量增加?

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增科新选丝苗1号市场潜力无限,却也需要倍加呵护。

丝苗米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容易遭遇“寒露风”侵袭,从而影响稻谷灌浆和饱满度。此外,丝苗米稻秆细长苗条,若管理不慎,也会出现倒伏的情况。

“这种秧苗对水土环境要求较高,既需要山泉水灌溉,又喜欢生长在砂质土、浅脚田等地。”骆芳芳提到,各方面条件要素齐备了,才能不减产。

对于普通农户来说,种植新选的丝苗1号等高端丝苗米,需要考量生产成本问题。“种植高端丝苗米需要用到有机肥,为保障出品品质,还要统一种植标准以及予以技术指导。”莫丽贤坦言,这对于普通个体种粮户来说,是不小的成本支出。

守着高端稻种,怎样让“农业芯片”发挥应有价值?增城决定由国企牵头,借助科技手段实现降本增效。

俗话说“秧好禾一半”,为了缩短育秧周期,提高秧苗质量,推进水稻机插和全程机械化生产,今年年初,增城农投集团在朱村街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建成现代化育秧工厂,服务水稻种植。

步入育秧工厂,郁郁葱葱的秧盘上铺满了育秧架。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育秧架上的水肥一体喷头会适时对秧苗进行浇灌,补光灯也会定时开启,促进秧苗的生长。有了科技化的加持,这里育出的秧苗整齐均匀、根系发达、成活率高。

“与传统相比,育秧工厂的育苗周期能提前10—15天,秧苗的出芽率、存活率提高30%,标准化程度也有所提高,更有利于机插秧推广和后期田间管理。”骆芳芳表示。

接下来,育秧工厂将持续完善设施设备,推广使用“工厂化”育秧,解决农民育秧难、育秧贵的问题,从源头夯实增城丝苗米“三品一标”“六统一”基础,进一步实现丝苗米全产业链规模化种植。

“共享农场主”定制稻田

传统的一次性谷物交易,如何通过“拉长”产业链,实现持续创收增收?借助丝苗米,如何带动乡村产业多元发展?

“增科新选丝苗1号代表了我们科技兴农的方向,更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骆芳芳谈到,这种生活方式应当根植于农耕文明,存在于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动中。

实现农产品、土特产的升值,有赖于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的更新。“最难的是新旧观念的碰撞。”在莫丽贤看来,父辈守着5亩田种了一辈子,一斤湿谷只能卖到1.5元/斤左右,“种田能挣钱”在他们看来是异想天开。

作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莫丽贤观察到了传统农业的不足。“农作物生长周期很长,在收割前就只能‘待在’田里等待成熟后进行交易。在此期间,农业不产生任何效益还会消耗成本。”莫丽贤说,从市场需求看,不少都市群体在购买农作物之余,还希望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

“有这么好的丝苗米,为什么不能将它作为载体,助力城乡融合?”莫丽贤尝试推出“共享农场主”项目,市民可以通过定制一块田地,成为小农场主,参与到水稻种植过程中,感受农耕生活。如今,该项目已经吸引了50多名珠三角城市消费者,每亩稻田年收入6800元,是传统种植模式收入的6倍。

对定制者来说,他们因为“定制稻田”而走进增城乡村,体验稻谷丰收的喜悦,体验农事的乐趣;对乡村来说,可以将农业资源拓展为休闲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农产品销售、民宿经济、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振兴新增长点,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购米包地”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多元发展。

今年以来,增城区进一步推出“中国丝苗米发源地稻田限量定制活动”。通过国企托底和市场配置,传统农户也能在“老本行”外实现多元创收。

“我们希望通过稻田定制,打通‘农产品—商品—礼品—金融品’的价值链条,以此推动增城丝苗米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助力增城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骆芳芳表示。(李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