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贵州省林业局主办的2023年“金秋品果季 丰收刺梨乡”刺梨丰收节在龙里县茶香村举行。
茶香村是贵州刺梨产业的发源地,这个16年前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的省级二类贫困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刺梨专业村,老百姓通过刺梨种植、刺梨加工和刺梨旅游使得钱包鼓起来。2022年,该村通过刺梨产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4000余元,占总收入的90%以上。
刺梨是黔南的优势特色产业,在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一步凸显。铺满山间的刺梨,护了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富了一方百姓,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黔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
今年,黔南州刺梨投产面积30万亩,鲜果产量预计10万吨,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鲜果平均售价每公斤4元,产值4亿元,实现产量、产值“双提升”。
“点绿成金”的富民产业
自2000年以来,黔南抢抓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机遇,大力发展刺梨产业,将荒山石山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走上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新路,为贵州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效范本,让山区老百姓持续稳定增收,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者。
贵定县火炬村曾是省级二类贫困村,山多、田少、土多,村民主要靠传统种植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2008年,火炬村在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等林业生态项目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刺梨种植。全村刺梨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户均种植10多亩,成为继龙里县茶香村之后又一个刺梨专业村。2023年,全村刺梨鲜果产量1200多吨,产值480万元,户均增收2.67万元。95%的农户建了新房或进城购买商品房,60%的农户添置小轿车和货运车,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空壳村变成年收入20多万元的富裕村。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的刺梨,当仁不让地成为黔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
贵州玉水金山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在独山县基长镇狮山村流转土地种植刺梨3400亩,其中有机认证面积3000亩。2022年,刺梨鲜果产量500多吨,销售额300多万元,年用工4万个,解决周边农村劳动力务工500余人。
贵州山王果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种植户”模式,以企带社,以社带农户,让种植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收益。公司与合作社、果农等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并从2021年起,每年提前向果农支付收果预付款,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保证了原料品质,增强农户刺梨管护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今年,山王果公司订单协议收购鲜果量达1万吨,惠及周边12县(市)上百个行政村,优质果收购价每公斤6元。
目前,黔南州刺梨种植面积达61.72万亩,年综合产值30亿元,涉及农户9.1万户29.64万人。
融合发展的产业先锋
刺梨种植是最依赖二三产业的第一产业,没有加工端、销售端、文化端的鼎力配合,这枚又酸又涩的果子将难以存活。
黔南按照“把农产品变工业品、把工业品变健康消费品”的工作思路,推动刺梨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高效益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升产业附加值,探索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并带动乡村观光旅游,将一产接入二产连通三产,成为三产融合发展中契合度最好、紧密性最强的生态产业。
随着刺梨的医药营养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不断凸显,大批绿色、生态企业纷至沓来,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优强企业的加盟,倒逼老企业在生产加工、产品研发、销售模式等方面转型升级。
经过20多年发展壮大,贵定敏子食品有限公司已从一个传统的手工加工作坊成长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6个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建有刺梨基地3000亩,辐射带动基地8000亩,其中订单生产合作基地5000亩。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刺梨干、刺梨汁、刺梨罐头、刺梨口服液等多条标准化生产线,产品市场销售额达3000万元。
截至目前,黔南州已有刺梨规模加工企业19家,年鲜果加工能力14万吨,年产品加工能力34万吨。建成贵定、龙里2个刺梨聚集加工产业园区,形成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刺梨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培育了王老吉刺柠吉、山王果、恒力源、天泷、刺礼香等行业影响力品牌。
在做优“二产”的同时,黔南各地依托刺梨的花期、果期特色景观,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打造美丽乡村。龙里、贵定两个刺梨产业重点县连续多年举办刺梨花节和刺梨丰收节,带动当地刺梨销售、加工、餐饮住宿等。继龙里刺梨沟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贵定山王果基地被评为3A级工业景区后,贵定县沿山镇星溪村的刺梨产业观光旅游项目也正在建设中。
“三产”融合发展,让刺梨产业在种植、加工、运输、销售、旅游等环节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增收机会,分享到刺梨全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
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多年来,刺梨始终是黔南州各级政府坚定不移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各主产县充分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整合财政、农林、水利、交通等部门资金发展刺梨产业。黔南州委、州政府将刺梨列为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先后出台了加快刺梨产业发展的意见、刺梨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刺梨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今年5月1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促进刺梨产业发展条例》正式发布实施,黔南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出台促进刺梨产业发展的地方条例地区。
该条例从种植与加工、质量监管、扶持与服务等方面明确支持刺梨产业健康发展:支持推进刺梨纳入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工作,降低刺梨鲜果物流成本;支持符合条件的刺梨生产经营主体享受民贸民品优惠政策,降低刺梨产业融资成本;支持刺梨纳入国家食药物质目录管理相关工作,延伸刺梨产业链,拓宽刺梨产品销售市场。
强筋健骨做足“链”文章
黔南从基地标准化建设、招引培育龙头企业、刺梨品牌宣传推介等方面着力,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刺梨产业从“散、小、弱”向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转变。
在强链上,提升产业能级,推动产业做大做强。通过亩产提升、果品提质“双提”,以及保底收购、农业参保“双保”和赏花节、品果节“双节”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截至7月底,全州实施刺梨基地提质增效面积8.1万亩,有机认证累计达3.5万亩,刺梨保底收购生产订单15.4万亩,刺梨保险投保面积5.8万亩。
在补链上,针对产业链暴露出的缺位、短板问题,强补“科技”“研发”短板,打通产业链堵点、畅通痛点、补上断点。
为了做大做强做优刺梨产业,黔南强化科技项目支撑,支持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展刺梨新品种选育、新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提升、生产工艺优化等科技项目。目前,黔南州与中国林科院合作收集省内外刺梨种质资源270余份,建立刺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50亩,初步筛选出无刺、少刺、重瓣刺梨等特异性状品种,并创新开展刺梨种子航天育种,为刺梨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同时,促成威凌生物与贵州省天然产物研究中心开展“刺梨提取物的高效制备及改善骨质疏松产品的研发”项目合作。
在延链上,通过产业延伸、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深化智改数转,推动产业链增值升级。
贵州山王果公司5G智慧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后,实现了对生产车间透明化管理,所有的数据通过管理、分析、汇总,均可呈现在智慧工厂的大屏看板上。通过5G工业边缘网关,将信息采集到MES管理系统,让物流、设备、工序等全连互通,实现数字化工厂生产要素全面互联管控。原来利用人工进行的质检工作,现在借助AI质检仪后仅需几秒就能完成对目标产品的360度无死角采图、分析、分类,速度提升了10倍,检测质量明显提高。5G智慧工厂产能是一期工厂的5倍,鲜果消耗每年可达到5万吨,原汁储存能力达到1.5万吨,走出了一条集“种植、赏花、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链条刺梨发展路子。山王果公司5G智慧化工厂的投运,实现了大数据与刺梨产业的有机融合,成为黔南刺梨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的标杆企业,为贵州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示范引领。
如今,黔南刺梨产品销售市场不断拓展,刺梨加工企业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大城市。被誉为“维C之王”的刺梨,成为黔南继茶叶之后又一艘引领黔货出山的重磅“旗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