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今年的跨境新年购物季拉开帷幕。近年来,中国商家在跨境新年购物季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眼下,跨境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更是为其拓宽了逐鹿世界市场的新渠道,坚定了中国跨境企业和商家“出海”的信心与决心。
据了解,自去年9月,拼多多开启多多出海扶持计划,打造多多跨境全新模式,将国内制造企业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销往海外,吸引了众多高度集中、专业化强、特色鲜明的国内区域性产业集群商家加入。
身处浙江义乌的“创二代”柳文海将这场年终业绩“大考”视为一次生意爆发的机会。“我按照去年同期5倍销量备货,已经准备了25个款共计100多万单的货量。”作为第二次参与多多跨境新年购物季的商家,柳文海完全不担心帽子销售不出去,“去年新年购物季多多跨境只开通了少数几个站点,我就卖了10万单,今年站点数明显增加,所以我这个备货量还是很保守的”。
像柳文海这样怀揣着满满期待的多多跨境卖家,不在少数。在多多跨境平台的帮助下,他们不仅享受到了全托管模式带来的“卖全球”便利,同时也想紧紧抓住平台上升期的红利,乘胜追击,拓展生意空间、培育自主品牌,实现从“外贸代工”向“代工与品牌出口并重”的转型升级。
严阵以待
平台商家合力做好充足准备
早在距离跨境新年购物季一周左右的时间,超级大促的氛围已经席卷多多跨境平台,渲染出浓郁的购物季火热气氛。而国内,多多跨境的商家们已经摩拳擦掌,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95后“创二代”何佳阳是留学海归,4年前从法国学成回来就接手了家里的工厂,主要做陶瓷杯碟、装饰花瓶等生意。首次参加多多跨境平台新年购物季大促,何佳阳表现得非常积极,不仅在多多跨境仓备了15天的货量,在自家仓库也备了15天货,整体备货到30天左右;款式方面,她在买手的建议下打造了一些具有新年元素的季节款商品,颜色选择也偏向新年红和新年绿的搭配。
据何佳阳透露,其经营的一家店铺日销售额已经逼近11万元,高于历史峰值,“增长非常明显,不是单品的爆发,而是感觉店铺整体都在上升”。
据了解,在今年跨境新年购物季大促期间,多多跨境继续推出价格补贴策略,让海外消费者能够买到百万量级高性价比商品。为了更好地迎战海外市场,提升商家竞争力,平台方面也从货品筹备、物流仓配等方面着手,全力保障跨境商家在跨境新年购物季卖出更多优质好货。一方面,为了保障供给侧平稳有序作业,多多跨境自今年3月起就持续扩大仓库布局,增强收货能力,同时加大备货天数,提升供货能力。另一方面,多多跨境还与美森、以星、达飞、马士基、中远海运等世界著名船公司合作,打通了海运快船渠道,以平抑高涨的空运价格,降低物流成本,为其平台及跨境卖家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平台赋能
铺设中国制造出海“快速通路”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迭代升级和跨境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全球跨境电商迎来洗牌时刻。越来越多外贸工厂和商家想要打破跨境批发模式,直接触达消费者,走出去“卖全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中国工厂以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优势著称,然而在跨境贸易的物流配送、店铺运营、品牌营销等环节仍然面临不少困难。
洞察到广大中小外贸企业需求的多多跨境,创新推出全托管模式,为中国制造出海铺设了一条“快速通路”。在该模式下,商家可以享受包括网站引流、跨境物流、法务、知识产权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不同品类的工厂和商家都能实现轻松出海,在全球市场找到增量机会,提升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多多跨境做对外贸易,无疑是一件“省时、省心、省力”的事情。
独立探索跨境零售市场,何佳阳一度陷入过迷茫,不知道海外消费者喜好怎样的陶瓷商品。为了帮助她迅速了解市场偏好,多多跨境平台买手找来了消费流行趋势和消费反馈,从设计研发环节给出建议。
何佳阳在多多跨境平台寻得的新商机,就是从这些反馈中汇总、思考而来的。她按照推荐搭配的组合产品,一举成为平台爆品。自去年10月报名入驻至今,何佳阳的工厂销售业绩屡创新高,日均订单约在5000单,年销售目标高达2000万元。
“预计今年公司销售额增长将达30%以上。”何佳阳坦言,多多跨境平台是主要的增量来源,“这离不开平台和买手的帮助”。
柳文海也算了一笔账,运用传统跨境电商模式,如果他想在美法俄三国卖帽子,至少要请三位语言翻译运营店铺,仅就人力成本部分,按照当地应届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来算,每人每月就要支出6000元,而多多跨境平台完全不需要。“平台就帮我翻译了”。
据他估算,在传统跨境电商平台,人工、客服、物流等支出占销售额比重达到30%左右,而这个在多多跨境占比不到10%。
可见,多多跨境新外贸业态的出现,简化了出海流程、降低了外贸门槛、拓宽了订单渠道、助力了品牌培育,让更多中小外贸企业轻松拥抱国际大市场,也为全球跨境电商市场注入了活力。(陈潇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