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是世界上珍贵的稀有食用菌之一,因其独特的口感与飘香四溢的味道,成为不少国家国宴上的“宠儿”。北京市在顺义、昌平、大兴、怀柔等区都有羊肚菌种植。经过近4年的技术攻关,到了今年的羊肚菌生产季,京郊多个种植园区达到亩产1000斤以上的产量水平,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据估算,今年北京羊肚菌总产量将突破3万斤,推动“国宴珍品”变为“家宴菜肴”,丰富百姓餐桌。
大兴和莓庄园大棚的羊肚菌 图片来源:北京美丽乡村网站
在位于大兴区长子营镇河津村的和莓庄园的一间温室大棚里,放眼望去,地上长满了一扎多长的羊肚菌。深色的菌盖呈蜂巢状,外形颇似羊肚儿。三名园区工人手拿月牙状的小刀,正忙着采收。
园工正在采收成熟的羊肚菌 图片来源:北京美丽乡村网站
与常见菌菇不同,羊肚菌不是长在菌棒上,而是直接“扎根”在土里。在羊肚菌周围,整齐摆放着许多像A4纸那么大的塑料袋子。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食用菌科科长魏金康介绍说,“这些是营养包,是实现羊肚菌高产的关键技术。羊肚菌的生长条件十分严苛,如何实现稳产、高产栽培是技术人员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营养包里主要成分是小麦粒和玉米芯。羊肚菌在生长过程中,对氮元素的需求量非常旺盛。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通过反复研究试验,发现羊肚菌对小麦里的氮元素吸收效果最好,于是对营养包的成分又进行了改良。播菌种时,种植户在营养包的底部划三条口子,然后紧贴地面摆放。长出的菌丝会主动“爬”进营养袋里汲取养分。营养包的施放量也从最初的每亩1200袋增加至每亩2800袋。
整棚丰收在即的羊肚菌 图片来源:北京美丽乡村网站
此外,技术人员还从温湿度控制、土壤灭菌等方面对种植户给予技术指导,并初步构建起“种质优、菌种壮、土壤净、肥力足、气温润”的栽培技术体系。通过综合施策,本市羊肚菌种植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从各示范点产量结果和商品性结果来看,该项技术体系形成并具备了推广应用的价值,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并推动北京地区本地羊肚菌的生产和供应能力。从投入产出来看,该项技术体系的亩生产总成本近2万元,以当前最低市场价格120元/kg计,在5个月生产周期内,可实现亩纯收益4万元。从市场规律来看,单产和总产的提升将导致价格的波动,但在总需求逐步增加的背景下,基于技术应用条件和扩散能力,在未来2-3年内,羊肚菌仍将会是市场消费热点和赚钱效应较好的菇种之一。
北京地区羊肚菌的上市时间为2月下旬至4月下旬。今年生产季,顺义区三村菇业合作社、大兴区长子营镇河津村和莓庄园北京基地、昌平区银黄农业示范园、怀柔区中菌菌业基地等均取得了亩产超1000斤的产量水平。据估算,今年北京羊肚菌总产量将突破3万斤,市民可通过盒马生鲜、菜鲜果美超市或联系上述示范基地购买。(柯南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