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的菇农一直在菇棚里忙着采摘香菇。“现在天气暖和些了,几个棚轮流采摘,基本上天天都要摘,福建等地的客商长期在我们这里收购香菇。”汉薛镇北坡村党支部书记董晓武告诉记者。从2021年开始,县政府在北坡村建了占地300亩的香菇基地,农户每个棚每年可收入2万余元。
一直以来,万荣苹果是万荣县优势特色产业,全县水果面积达50万亩。万荣香菇在万荣苹果基础上延链而生。由于苹果树每年产生2亿公斤废弃果木,农户便利用废弃果木种植香菇。近些年,万荣香菇实现产业“蝶变”,成为全县第二大农业产业。
20世纪90年代末,万荣县农户开始试种香菇,直到2015年,产业才初见成效。2016年,县里将其列入全县产业发展计划,抽调县内懂专业、会技术、有热情的干部在县蔬菜中心组建香菇产业发展专班,组建县、乡、村三级技术团队,万荣香菇由此步入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阶段。
万荣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谢建鹏从一开始便参与香菇产业发展。他说:“香菇种植是个技术活,马虎不得,其中最难的要数菌棒制作,一旦做不好,会导致出菇率少、质量差,农户一年的收成就没了。”
过去,制作菌棒没有标准可循。“2019年以后,由乡镇牵头选点,万荣县建设了一批香菇产业园区,每个基地由一个企业牵头管理,负责本基地的制棒养菌、技术指导、收购交易等工作。”谢建鹏介绍,各基地的制棒企业配备自动装袋机、微压灭菌柜等先进制棒设备,菇农直接购买成品菌棒,形成了“高标准集中制棒,精细化分散出菇”的模式,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联结。
北坡村原先没有菌棒中心,需在其他地方买菌棒,但运输成本太高。2020年底,这里投资建立了制棒车间。“这不仅满足了菇农就近购买菌棒的需求,制棒成功率也由原来的80%提高到现在的99%,出菇率从百分之七八十提高到现在的99%。”董晓武说。
菌种选育是第二道难题。万荣县政府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签订协议,目前已筛选分离当家品种2个,具备年产菌种150万斤的能力,破解了菌种需求瓶颈。
第三道难题是农户面临的成本压力大。“这几年,菌棒每个由3.6元涨到4.1元,每个棚按照7168个菌棒算,一个棚的单菌棒就要投资差不多3万元。”董晓武说。
为此,万荣县为菇农专门出台免抵押、低利率的“香菇贷”,近两年共发放贷款4000余万元,每个棚可以贷款2万元。同时,政府投资建设出菇棚,农户每个棚只需交3500元租金,降低了入行门槛。
好销量,才能有好产业。万荣县政府为每个基地配套小型冷库,在全县分片建设交易市场5处,在皇甫乡胡村建设大型交易市场,配备冷库、常温库2000平方米,客商公寓20间,吸引客商常驻万荣。同时,依靠技术力量,当地选择种植“春栽秋出”品种,赶在当年9月初开始上市,此时正是北方夏菇结束、南方冬菇还未上市的时期,形成价高畅销的局面,上市期一直持续到来年的4月底。
2021年,“万荣香菇”被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新晋“土特产”。从2015年全县只有200多万棒,到2023年规模已达3000万棒,产值2.4亿元,万荣香菇不只成功“蝶变”,而且走出一条“苹果-香菇-有机肥-果园”(由果木渣制作菌棒,再由废弃菌棒制作有机肥还田果园)的循环农业之路。今年,全县还将新建600个香菇大棚项目。(崔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