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记者从黔南州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黔南州共完成辣椒种植面积73.5万亩(次)、产量102.3万吨、产值34.8亿元,覆盖带动全州5.2万农户、19万人增产增收,其中,建档立卡户0.3万户、1.1万人,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辣椒是黔南蔬菜产业主导的八大特色优势单品之一。近年来,全州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强化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着力,推动辣椒产业裂变发展,通过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把面积做成产量,把产量做成产值,把产值做成效益,小辣椒做成了红红火火的大产业。以福泉市为例,今年全市辣椒种植面积6.17万亩,产量8.76万吨,产值2.64亿元。有效带动14860户50525人人均增收2300余元,其中,建档立卡户3186户10756人。该市通过双公司+双订单+双支部+双保险的“四双”模式,形成“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共同体,打通了“生产端”和“销售端”之间的连接通道,为种植企业和农户加固了产业保险绳,确保生产效益,增强了种植企业和大户的产业信心。
在辣椒产业发展中,黔南州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将辣椒优势单品规模、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早春辣椒增产增效技术应用、政策落实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月调度、季督查、季通报”的方式加以推动,确保工作落实落细见成效。制定到县包保制度,落实12名副高级以上技术专家按月到县开展送技术、送指导服务。同时,建立农业农村部门和气象部门数据共享、会商联合发布、坝区服务、信息预警、科研研究、科普宣传等气象服务合作,结合墒情发布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要点,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全州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新引进贵州满天红等4家企业、6家合作社入驻黔南,全州辣椒企业发展到76家。赋予政府平台公司做基地、抓销售工作的职能职责,对没有经营主体覆盖的生产基地,通过平台公司组织生产、发动生产、保底回收,确保辣椒基地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各类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全州早春辣椒面积从去年的12.4万亩发展到今年的15万亩,规模化标准化辣椒基地从去年的43个14.7万亩增加到今年的56个26万亩。
种得好还要销得出。一方面,黔南州组织销售专班跟踪调研目标市场,加大与省内外辣椒流通企业、批发市场、经营大户的沟通对接,推动形成认购、代销的市场合作关系,实现以产找销、以销定产。另一方面,加大与省蔬菜集团、贵阳地利物流园、广州江楠集团、老干妈集团等11家营销主体对接沟通,达成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以及进场费减免、保底价收购等优惠措施,拓宽经营主体信息获取渠道。结合市场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产品进专区、进档口,确保有销路、销得好。同时,组织开展农产品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超市、进学校、进单位等“七进”行动,不断搭建农校对接、农企联盟、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餐对接等平台,解决本地区农产品基础订单的问题。9月以来,通过“七进”行动销售早春辣椒1.5万吨。
为了让辣椒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黔南州重点突出“四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强化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应用。引进辣椒新品种20个,通过不同气候、不同区域开展品比试验,选育一批优质、高产、高抗品种进行推广种植;采取高箱起垄、地膜覆盖等栽培管理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大力推广水旱轮作、“辣椒套作白菜”“辣椒套作甘蓝”等高效栽培模式1.2万亩,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整合产业发展资金、坝区奖补资金、广州对口帮扶资金、涉农项目资金5.31亿元,对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化辣椒生产基地实施奖补措施,带动辣椒产业区域发展、规模发展,推动辣椒成为领衔蔬菜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黔南州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中心主任王仁忠介绍,今冬明春,黔南州将分别在低海拔地区和中高海拔地区布局20万亩和10万亩“春提早”辣椒种植任务,采取统一品种、统一供苗的工作方式,盘活用好各类育苗设施来实施集中育苗、异地育苗,确保种苗按时供应。(欧聪 刘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