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年前,这里曾是清末中国最大的食盐中转集散地,诞生过许多‘扬州之最’——有扬州最早的客运江轮码头、最早的电报局、最早的电灯厂、最早的邮政代办所……”11月6日,在位于扬州仪征十二圩的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戴着耳麦的金小平讲解得绘声绘色,看到这些来自南京的大学生慕名来研学,金小平很是欣慰。
金小平是土生土长的十二圩人,从小听着长辈讲述家乡曾经的辉煌。中专毕业后,他回家种田,在务农的同时如饥似渴地读书,成了村民眼中“有点文化的农民”,2012年,他被选举为东升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在农村基层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事务繁杂。在走家串户、访田探墒时,金小平发现村子角落散落着一些石碑、瓦当、井栏等,这些承载着丰富历史内涵的实物,集中反映了十二圩作为曾经的淮盐集散地的辉煌。有一次,金小平看到一块石匾被农民砌在猪圈里,心痛不已,他立即拖来砖块换下……
“这些重要的历史遗存应该被好好收藏起来。”渐渐地,一个想法在金小平心中滋长:建一个博物馆,为十二圩留住大红大紫的过往。
从那以后,他活跃在各个遗存可能出现的场所,查找相关文物的下落。仪征南门大码头拆迁,金小平在废墟里从早上8点翻到下午4点,衣服被刮花了,鞋子张开了嘴,偶然发现了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后在十二圩设立分管处的牌匾。金小平回忆说,当时石碑上刻了六个字——仪圩航业公所,表明在洋务运动时期,十二圩在航运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金小平还意外圆了儿时的念想。上小学时,他曾听说百年前出版的世界地图上,十二圩是唯一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的小镇。这些年,他花了很多钱,不断搜集古地图查证,都未能如愿。前年,他终于在北京大学1924年出版的《世界平方图》中,找到了被标出的小镇“十二圩”。
建好博物馆,除了文物,还需要十二圩的历史文化,而这一切仍是空白。为了梳理家乡的历史文化,金小平收集了2万多册藏书,他推掉应酬,每天泡在书房熬夜到凌晨,整理出了近40万字的《十二圩盐业史》手稿,2017年起,他开设了公众号专门推送关于十二圩的文章。历史上,十二圩流民居多,他们的后代散居在湖南、湖北、江西、台湾等地,这些文章也牵动着他们的乡愁。
2019年5月,十二圩两淮盐运博物馆正式开馆,金小平也多了个馆长的身份。这个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盐运”命名的博物馆,今年以来,已经吸引27万名游客。看到自己收藏的史料实物,被用于展馆展陈,金小平有种苦尽甘来的获得感。
博物馆建成后,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在家人陪同下过来,激动地说:“样子还在。”还有一位湖南籍的游客,爷爷曾在两淮盐务总栈任职,他专程赶来看看博物馆里有没有爷爷当年事迹的记载。
受情怀和使命的牵引,十二圩两淮盐运博物馆建成后,金小平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又相继建成了盐宗胶鬲祠、十二圩乡愁记忆馆等场馆。在他的努力下,消失的康熙年间的盐商园林——白沙翠竹江村,也建起了遗址公园。
这两年,仪征擘画“复兴盐都”的蓝图,江上盐都·十二圩历史文化保护展示项目入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省级重点项目库,金小平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他觉得身上担子更重了。
在金小平的办公桌上,一摞摞的文史资料旁,是一份刚起草好的名为《江上盐都·十二圩历史文化保护展示项目策划方案》的文件。在他看来,十二圩的历史文化复兴迎来了最好时机,自己也要抓紧时间多做事情,最近两三年,金小平觉得连睡觉都是浪费,常常半夜灵感来了,爬起来写稿到天亮。
金小平认为,“没有烟火气,没有原住民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展示,走不远。”在保留街区原有的历史文化脉络之上,他对老房子进行修缮与微更新,他孵化当地商户对外运营的能力,希望这里的每个居民、每家商店,都能成为十二圩的“导游”。
眼下,十二圩又将迎来数字化升级。金小平希望,将盐运文化与数字产业结合,打造“历史可穿越、街巷可阅读、人物可互动、场景能参与”的多维体验空间。
今年是十二圩两淮盐务总栈设栈150周年,前几天,金小平感触良深,在朋友圈里写了一首诗,诗中,他称十二圩为“圩先生”。
“圩先生/ 往后时间/ 我想用来给你熬一碗粥 /放入当归/ 茯苓,麦冬,玄参……/ 当然也少不了/ 晨露与星辰/ 你曾执着于一叶孤舟/ 踏破江河三千风浪/ 不知道你肩头扛过多重的盐/ 也不知道这盐是否安抚过你的心房/ 我们能为你做的就是烧旺炉火/ 把一碗粥熬成抚慰余生的良方……”(周 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