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总能酝酿出独特的味道。
酸,便是其中一味。
贵州玉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最大酸汤酿造基地麻江明洋食品有限公司里,3.2万个酸汤发酵坛(罐)静静伫立,蔚为壮观。
看不见的空间里,正在进行一场时间与食材的“魔法”。
两次发酵,3个月窖藏,时光、情怀与匠心的淬炼,让普普通通的辣椒、西红柿在一年的时光里改头换面,拥有全新的模样和味道。
这里,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储量最多的酸汤发酵和生产加工基地,酸汤发酵(储存)能力2.3万吨,拥有“酸汤”等生产线16条。
“让酸汤香飘四海。”贵州玉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其明在二十多年的时光里,初心不改,用“情怀”滋养产业,将酸味道酿出了“甜”滋味。
与酸汤结缘,源于田其明青年时代的一次实习之旅。
“刚开始闻都闻不得。”田其明至今记忆犹新,20世纪70年代末,在黔东南州农校就读的他,实习期到了凯里市大风洞乡的一个苗族村寨,住在村委会主任家,每天的餐食基本是一锅酸汤,一碟辣椒蘸水。这是在岑巩县出生长大的他,第一次接触酸汤。
对这一道陪伴黔东南少数民族人民度过缺盐少油年代的酸汤,田其明在3个月实习期内从闻不惯、吃不来转为喝上瘾。
“爱上酸汤后,心里就有了一个朦胧的想法,要是能把酸汤开发出来,卖到更多的地方就好了。”田其明说,那时,他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开发酸汤的小小“种子”。
而到了80年代初,临近毕业的田其明在剑河县乡镇调研所遇到的一幕,更让这颗“种子”深深扎下了根。
那是一个辣椒丰收的季节,公路两旁摆满了农民肩挑背驮来的辣椒,红艳艳的一大片,好一幅丰产图景。然而,上午还能卖到八九毛钱一斤的辣椒,到下午因积压太多就只能以两三毛钱一斤的价格贱卖,而一些省外的收购商专程等到下午才去低价收购。
“很多农民是从很远的地方挑过来的,肩膀都被压红了,重新挑回去辣椒也会烂掉,当时我的眼泪都下来了。”时至今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就读于农校的田其明对那一幕场景仍无法忘怀。
喜爱的酸汤味道,无法忘却的丰产不丰收场景,都深深烙在了田其明心里。
到1999年,在农业、畜牧业、金属熔炼厂等行业都任过职,并有不小成就的田其明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创办凯里明洋食品厂。
那一颗埋藏已久的“种子”由此破土、发芽。
“自己出来办厂,一个想法是把酸汤推出去,另一个想法是把农民种植的辣椒、西红柿收购过来。”田其明说,自己要做一个有“情怀”的企业家。
热爱与情怀,成了田其明与公司攻坚克难,做大酸汤产业,叫响酸汤品牌的制胜“法宝”。
要把酸汤从农家土灶端上千家万户的现代餐桌,首当其冲的“拦路虎”是酸汤保质期不长这一问题。
“红酸汤易胀气,一开瓶能喷射到房顶上。”田其明说,这一问题无法解决,就意味着酸汤走不出本地市场。为此,他和技术团队沉心攻关,耗掉了1000多吨西红柿,最后终于在2002年攻克这一难题。
一路爬坡过坎,发展至今,昔日的小厂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玉梦食品(集团)公司,集“酸”系原料种植、“酸汤”研发加工、“酸”食产品销售,“酸汤”饮食文化传播为一体,旗下拥有麻江明洋食品公司(玉梦食品酿造基地),贵州黔酸王食品公司(玉梦酸汤第二酿造基地)、蚩尤世家饮品科技公司、贵州苗岭明珠农业公司(玉梦原料种植基地)和贵州明洋电商公司等20余家控制、参股子公司。
通过与四川大学、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玉梦集团累计获得“二次酿造”等知识产权40余项,牵头起草“酸汤”类地方标准、团体标准10多项。
做大“酸”文章,酿出“甜”滋味。
经过20多年的耕耘,玉梦集团已开发“玉梦”系列凯里酸汤调料(酸汤火锅底料)、凯里酸汤粉(面)、鲜椒酱(油糟辣)、山区糟辣椒、凯里白酸汤、“蚩尤世家”系列冰杨梅汁饮料等8大系列共计110多个产品,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储量最多的酸汤发酵和生产加工基地。
2022年,玉梦集团工业总产值1.88亿元,拥有16个网上店铺、120余家经销(代理)商,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酸汤调料”系列在省外市场占有率为86%。公司还长期为“海底捞”“螺霸王”“拉面说”等10余家大型餐饮机构提供订制化产品。同时,已开设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旗舰店(专营店)10余个,并与“东方甄选”“网易严选”等平台(栏目)合作,实现线下、线上全渠道拓展。
情怀不变,初心不改。
舌尖上的那味“酸”,勾动了食客味蕾,却甜在了农民心间。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利益链接模式,玉梦集团建立辣椒、西红柿、杨梅等原料种植基地3万余亩。通过“订单农业”“保底收购”,提供种苗、农膜、技术和资金等,直接或间接带动省内5万农民种植致富,实现人均增收5750元。并每年向农户提供就业岗位350余个,提供临时性、季节性用工500余人次。
“让酸汤香飘世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这是我不变的初心和梦想。”田其明说。(熊诚 陈丹)